广西百色市田阳区:“四调”调出矛盾化解加速度
来源: 中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四调”调出矛盾化解加速度
百色市田阳区综治中心创新调解机制解民忧聚民心护稳定
日前,百色市田阳区综治中心调解室内,头塘镇村民黄阿海(化名)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经过综治中心的专业调解,他和3名老乡与上海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之间拖欠1.53万元工资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项目负责人当场承诺,若施工方逾期不完成验收,将直接从工程款中扣除相应金额并支付农民工工资。
这起曾辗转多个部门解决未果的纠纷,在田阳区综治中心的协调下终于画上句号。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后,我们着力在机制创新上寻求新突破,始终坚持把服务功能定位在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上。”田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剑盟介绍,经过不断实践总结,该区探索出综治中心“四调”模式,即“简单事当场调、复杂事一起调、其他事陪同调、疑难事邀约调”。截至今年9月,田阳区社会治安呈现“四降三升”良好态势: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13.9%,治安案件数同比下降28.7%,群众损失同比下降59.5%,交通亡人事故数同比下降66.6%;刑事案件打击率同比上升13.36%,治安案件打击率同比上升1.44%,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上升42.49%。一批时间长、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矛盾纠纷被有效化解,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对于事实清晰、争议不大的矛盾纠纷,田阳区综治中心推行“简单事当场调”机制,要求接访人员快速派单,或由带班领导指定常驻、轮驻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做到现场化解不拖延,防止小事拖大。
在五指山老乡家园社区,住户宁女士和楼上邻居因孩子跑跳产生噪音纠纷,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社区综治中心接到反映后,立即启动“马上调”程序。调解员上门了解情况,分别与双方沟通,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并提出“给凳脚贴静音垫”等解决方案。最终,邻里双方握手言和。
面对疑点较多、情况复杂的纠纷,田阳区综治中心发挥“复杂事一起调”机制作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通过“司警协作+N”“法司联调+N”等方式联合“会诊”,形成化解合力。
今年7月,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综治中心仅用2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跨度22年的务工伤残赔偿纠纷。安徽籍务工人员马诚(化名)与广西百色雇主罗江(化名)因工伤赔偿问题积怨多年,在多部门联动调解下,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并完成司法确认。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得益于百育镇综治中心“一窗受理、多元联调”机制,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法学会服务站、派出所组成专班,制定“法理情融合”调解方案,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调解合力,共同为群众排忧解难。
对于时间跨度长、涉及部门多、甚至是“三不管”的矛盾纠纷,田阳区综治中心实行“其他事陪同调”机制,发挥督办问责作用,做到跟踪督办不缺位,确保事项分派到位、跟踪到底、落实到位。
今年7月,广东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与田阳区某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在田阳区综治中心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一场历时4年、涉及3000多万元工程款的合同纠纷终于化解。这起纠纷涉及跨省企业,金额巨大、时间久远,调解员周繁茂在综治中心全程督办下,多次陪同双方沟通协商、梳理证据材料、厘清法律责任,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诉前调解协议,避免了漫长的诉讼程序。
对于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未能化解、社会影响重大的矛盾纠纷,田阳区综治中心启动“疑难事邀约调”机制,发挥牵头、协调、调度作用,及时提请党委政府牵头,邀请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集中攻坚化解,做到疑难杂症“专家诊”,提级化解治根本。
如今,田阳区综治中心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四调”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法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广西法治日报)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6/2025-09/29/content_128039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