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涉外法治典型案例② | 省贸促会涉外纠纷调解先行构建涉外商事调解新路径
来源: 山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省企业不断加大对外贸易投资合作,涉外商事纠纷频发,传统跨境诉讼和仲裁在解决涉外纠纷中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自主权有限等问题。作为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调解具有经济、高效、不伤和气等优势,能够契合中外企业维护权益、维系客户、维持发展的核心诉求。自2022年以来,山东省贸促会接收外国驻华使领馆、外国工商会和合作机构、法院推送涉外纠纷案件160余起。
我们倡导“涉外纠纷调解先行”,通过45名专、兼职调解员为中外当事人化解纠纷。积极发挥贸促系统上下联动和国际合作机构多的优势,开展省、市联合调解,部分案件通过中外联合调解为当事人化解纠纷;构建“贸促调解+多元联动”的调解模式,推动案件调解与诉讼、仲裁程序的适时对接;把国际商事调解员培训作为落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部分,为涉外商事调解打下坚实基础;开展企业涉外商事法律培训和专题辅导,通过“事前预防”减少纠纷发生。通过一系列创新手段和方式,构建了涉外商事调解新路径,为山东省涉外法治建设贡献了贸促力量。
二
实践结果
(一)多方联动,高效化解涉外商事纠纷。2022年以来,山东省贸促会调解处理的涉外纠纷案件当事人来自日本、韩国、印度、泰国、荷兰、德国、墨西哥、塞尔维亚、乌兹别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涵盖机械、钢铁、汽车、农产品、食品、工程、化工、纺织和防疫用品等行业和产品,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开展省、市、县区联合调解,部分案件通过中外联合调解为当事人化解纠纷。通过平台联动调解,有效提升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效率,得到中外当事人的充分肯定,收到大韩贸易振兴公社、塞尔维亚工商会、突尼斯中国商会、荷兰贸促会等机构的大量感谢信。
(二)部门协同,建设诉调、仲调对接机制。山东省贸促会与法院、贸仲委、律协等单位建立“贸促调解+多元联动”机制,推动案件调解与诉讼、仲裁程序的适时对接,形成涉外法治协同效应。一是与法院建立涉外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合作,推动威海、聊城、潍坊、东营等市贸促会与市级法院对接,畅通诉讼与调解之间衔接径,探索涉外商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增强调解协议的执行力和商事主体互信。二是与贸仲山东分会建立涉外商事纠纷仲调对接合作,为企业商事纠纷解决咨询支持,形成仲裁、调解协同发力的多元解纷体系。三是与省律师协会和高校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山东涉外律师与专家学者作用,为企业提供实践层面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国际投资贸易纠纷解决。四是不断拓展调解领域,积极参与我省外商投诉案件协调与调解,加入杭州知识产权调解云平台,调解知识产权领域纠纷。
(三)人才筑基,推进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培养高水平的涉外调解人才对于提升涉外法治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贸促会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接续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调解人才。一是举办中国贸促会商事调解员专题培训,调解员、律师、企业法务等170余人参加培训,102人通过考核取得调解员资格,为涉外法治提供后备人才力量。二是举办山东-新加坡商事法律暨多元化争议解决研讨交流会等高层次论坛,邀请中外专家调解员讨论国际商事调解热点问题,推动理论和实务交流。三是组建山东贸促商事法律应用智库,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法律界人士40余人参与,推动高校、律所、企业等深入交流,为企业发展献智聚力。
(四)程序前置,从“事后解决”到“事前预防”。山东省贸促会致力于通过摩擦预警、涉外法律应用指导、法律培训等方式,提前发现纠纷苗头,降低纠纷发生率。一是面向全省外向型企业发布《经贸摩擦预警信息》,每年发布300余期、1000余条信息,对硬质空胶囊、低速载人车、太阳能电池板等行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应对辅导。二是参编中国贸促会“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丛书,编写墨西哥、摩洛哥、突尼斯等5国丛书。参与编写《自由贸易协定商务应用指南》,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指引。三是举办“山东省贸促会商事法律直通车”系列培训,在山东各地市开展20余场培训,围绕企业海外投资贸易法律问题、知识产权、企业合规等内容进行解读,提升企业法律意识。
三
典型意义
商事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化解跨国商业纠纷,还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构建公正、合理的涉外法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贸促会深耕商事调解领域,拓展调解范围,构建协调机制,强化专业力量,提高解纷能力,持续推进国际商事纠纷公正高效解决,为多元化涉外纠纷解决提供了贸促思路,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贸易投资活力、推动涉外法治建设等方面具有典型意义。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361/202506/d8495227-a2e3-40a4-85f8-ab2d226632a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