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山东涉外法治优秀案例11 | 枣庄市委依法治市办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效全力护航企业“走出去”

来源: 山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一、基本情况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的时代浪潮下,枣庄市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33.9亿元,同比增长22.6%,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法律环境,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针对新任务、新形势,枣庄市坚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部署要求,以“涉外法律服务提升年”为切入口,扎实开展系列活动护航企业出海,建立起部门联动、律企同行、平台共享的涉外法律服务新体系。

  二、实践结果

  (一)高标准启动,确保部门合力“凝聚到位”。组织全市涉外企业、全生命周期项目、法治工作者代表共200余人,举办涉外法律服务专题培训活动,重点聚焦企业出海和外向型经济需求,邀请国际知名专家举办拉美中亚投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题培训3次,紧密贴合我市企业所需,结合大量涉外诉讼实战案例,对国内法与国际法比较、国际贸易争端解决、RCEP内容及亮点等内容进行专业解读,并围绕部分企业现实案例进行现场互动问答。活动由市委政法委、市委外办牵头主办,市司法局、市贸促会、市商务局、市法学会、市律师协会协办,通过活动,有效建立起政法系统和涉外部门为企服务联动机制,为下步枣庄企业防范化解出海法律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全链条融入,确保律企同行“携手到位”。针对我市企业对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对外投资等涉外法律服务存在大量需求且本地配套服务不足的实际,我市积极探索推进涉外法律服务跨区域战略合作,推动枣庄市律师协会与国际知名机构和国内政法院校对接协作,推进枣庄律所与英国泰乐信、上海锦天城等国内外知名律所合作对接,与20多家外向型企业签约涉外法律服务协议。充分发挥双方专业、人才和平台特色优势,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建立触手可及、响应迅速、专业可靠的涉外法律服务网络。

  (三)广角度汇集,确保信息平台“共享到位”。在全省率先设立涉外法治信息专栏,定期推送涉外法治简讯。专栏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汇集和整理全国涉外法律政策、司法和执法实践以及最新前沿动态和重大学术成果,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枣庄发展、服务涉外法治”为宗旨,以信息简讯形式为枣庄外向型企业和法治工作者精准推送国际法律政策信息汇编、经验介绍和前沿动态,为我市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供决策参考信息。截至目前,已发布涉外法治简讯30余篇,内容涵盖“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国际贸易合同操作要点、二手车出口有关事项公告等,获得涉外企业一致好评。

  (四)多渠道发力,确保服务开放“赋能到位”。梳理推介14个部门(单位)15大类343项惠企政策,开展为企上门服务。将山东有荣机床等重点企业纳入市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计划,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通过“轮驻+随驻”形式,为外贸企业提供专业咨询。组织企业代表团赴拉美、中东、欧洲等地区开展产业招商活动。推动中阿(枣庄)新能源协同发展中心在阿联酋揭牌运营,推动山东未来易购在英国签订利用6000万美元外资协议,推动我市3家机床企业与英国雷尼绍公司签订设备采购合同,助力山东有荣机床在巴西签订50台机床出口订单,助力丰源轮胎在中东签约40万条轮胎订单等。

  (五)立体式宣传,确保海外风险“防范到位”。以“领保宣传+”工作模式充实丰富涉外法律服务提升年活动内容。设立领事保护宣传点13处,邀请外交部领导来枣举办高层次辅导报告及开展“企业安全行”“护航留学路”“领保走基层”等特色活动10余次,举办境外领事保护培训2期,发布海外安全信息200余条,创新推出联名款“祖国在您身后”领保主题系列茶饮,相关经验做法被外交部、人民日报刊发推广。

  三、典型意义

  (一)强化部门协同,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效,需要各相关部门打破壁垒,形成工作合力。枣庄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加强组织协调,市委政法委、市委外办、市司法局、市贸促会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共同制定和实施涉外法律服务政策和措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服务。

  (二)推进跨区合作,提升本地服务竞争力。积极拓展全球化视野,加强与国际国内先进法律服务机构的合作,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和先进经验,弥补本地服务能力的不足。同时注重整合我市法律、人才、信息等资源,打造具有枣庄特色的涉外法律服务品牌,提升本地法律服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创新服务方式,满足企业多元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多元化的服务平台,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渠道。结合枣庄实际和企业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通过开展个性化的法律培训、定制化的风险防范方案等,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361/202506/6dfe5bd0-7f58-4934-93a6-724363514f0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