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涉外法治优秀案例17 | 金乡县委依法治县办法护金蒜贸通四海 法治服务赋能金乡大蒜跨境贸易
来源: 山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一、基本情况
作为大蒜行业的“龙头”,县域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金乡大蒜”已成为藏富于民的大产业,年种植大蒜面积在70万亩左右,居全国县(市、区)之首,总产可达80万吨以上,出口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法国等16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70%以上,创下大蒜产业批发市场最多、最大,出口合格率最高,出口量最大等十个全国之最,在国际上形成了“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格局。
近年来,济宁市金乡县坚持以法治保障护航对外开放,全面实施大蒜全产业链标准化战略,围绕金乡大蒜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大蒜出口贸易纠纷等问题,创新打造“法护金蒜,贸通四海”品牌,健全综合管理体制,一体推进执法监管、涉外法律服务、贸易纠纷化解,着力打造全链条保护新体系,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实“一县一业”大文章,开创金乡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现代化强县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二、实践结果
(一)依法维护权益,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金乡县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出台《金乡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是加强联合执法检查。组织部门联合开展4·26知识产权执法启动会,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活动,打造维权保护新模式。2024年以来,金乡县共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9次,检查企业商户150余家。以商超、商品交易会、网络交易平台等为重点,聚焦群众关心的商品,严厉查处假冒专利、商标等违法行为。共查处假冒侵权案件26件,其中商标侵权案件18件、假冒专利案件5件、侵犯奥林匹克专用标志案件3件。二是强化地标产品保护。金乡大蒜以全市唯一、全省第一的成绩,获批筹建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目前,已印发《示范区建设方案》,将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系列提升行动,切实维护“金乡大蒜”的美誉度和品牌价值。三是健全维权援助机制。发挥金乡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业优势,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专业指导。建立健全快速维权工作站等援助机构,实行分级受理,实现快速维权。以大蒜协会为载体,大力开展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分析预警服务,提高了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建立与司法部门沟通联络长效机制,截至2025年2月,已完成行政裁决专利侵权案件8件,完成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2件。强化信用监管,制定知识产权“红黑名单”管理办法,定期发布认定名单,营造了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二)依法帮扶企业,拓宽大蒜走出去渠道。重点农产品出口方面,金乡县大蒜年出口量保持在60万吨左右,每年外运到青岛港5万余柜。金乡县全年大蒜及制品出口总额可达46亿元。一是提升企业标准。金乡县主动对接大蒜外贸企业AEO认证需求,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重点培育名单,建立AEO企业认证梯度培育机制,对企业一对一精心辅导。联合济宁海关先后四次到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对标认证标准查找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整改意见,引导企业开展自我规范和改进,争取一次性通过认证。联合市海关部门召开“关企面对面”座谈会,听取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对企业在进出口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指导意见,同时向企业宣讲国家和省市海关政策,加大企业信用培育力度;组织企业参加海关等涉外部门举办的专题政策宣讲会,宣传AEO企业信用管理制度、AEO企业通关便利措施、政策优势、认证标准等,多维度提升企业认证意识,鼓励企业加入海关高信用等级“朋友圈”,为金乡县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搭建出口平台。成立金乡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产业园,召开金乡县外贸业务及跨境电商培训班,有力促进金乡传统外贸人才升级为新型跨境贸易人才,为跨境电商业务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做好对外依法投资政策的宣传引导,推动有实力的优势企业到境外布局海外仓和境外营销网络,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目前尚源农贸、展超等企业在海外已布局海外仓。建成运行全国首个县域国检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门对门”式原产地签证、报关报检服务。三是畅通贸易渠道。开通“金乡大蒜号”国际集装箱冷链班列,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了大蒜出口路铁联运、铁海联运的无缝衔接。2024年3月金乡县组织企业随团访问了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德国、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开展合作洽谈、产业考察等,推动金乡县农产品、电动车、新材料、化肥等出口对接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共促成多家企业签订大蒜蔬菜销售合同约4.1亿元。
(三)依法化解纠纷,维护大蒜市场交易秩序。针对种植户多、交易量大,来采购的经销商络绎不绝,农产品交易纠纷频发的问题,金乡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预防化解农产品交易纠纷办法,有效化解农产品交易纠纷。一是成立巡回法庭。为了将农产品交易纠纷就地化解,在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成立农产品诉讼服务团队,设立农产品交易纠纷法庭,截至2025年2月,农产品团队共审理了涉农产品案件520余件,涉及标的额1.6亿元,通过“诚信源”调解室等多元化解矛盾390余起。2023年11月,金乡街道以“预防化解农产品交易债务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2024年3月,金乡县人民法院鱼山法庭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命名为“枫桥式人民法庭”。二是突出关口前移。制定《金乡县人民法院涉农产品交易纠纷案件审理规范》,在农产品交易市场设立“和为贵”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诚信源”调解室等,对全县农产品纠纷集中管辖。政法、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和大蒜行业协会、律师、等多元力量共同入驻,集中受理、调处化解各类涉农产品交易纠纷,“市场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诉前调解”多元联动解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让涉农产品交易纠纷调处化解有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三是分类处置纠纷。因农产品交易纠纷的风险点与价格波动密切相关,根据“蒜通天下”大数据平台实时提供的全国大蒜种植、加工、销售、储存、出口等数据,及时捕捉交易风险提示。针对金额较小、情节明晰的纠纷,组织当地农产品行业协会引导双方和解;对金额较大、难以达成共识的纠纷,协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联合调解;而对于较为复杂、私密性强的债务纠纷,积极协调济宁市仲裁委在市场内设立的仲裁服务站发挥“一裁终局”优势解决。
三、典型意义
(一)有效拓展法治服务新途径。金乡县坚持以法治服务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强化精准对接企业,围绕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依法帮扶企业走出去、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三个方向,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战略引领激发外贸发展新动力,趟出了一条依靠法治创新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二)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挑战。主动服务涉外经济法律关系领域,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知识产权等,熟悉法律规则和操作技术,适应国际民商事关系高度技术化的趋势,运用电子商务、数字货币等新型交易方式,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和监管,降低民营企业涉外纠纷成本、缩短纠纷解决周期。
(三)大力塑造产品出海新优势。金乡县持续加大涉外执法监管、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等涉外法治服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以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新提升、新突破,为全县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361/202506/30a32c5b-67d9-441c-8779-42e13b3ab66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