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警入格”让群众幸福“满格” 湛江霞山累计下沉干警1.8万余人次 三年交出平安答卷
来源: 广东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一大早,湛江市霞山区建设社区民警小陈带着“警民日志”走出警务室。本子上记着三件事:独居老人陈姨的养老金银行卡需要激活、小区充电桩旁的电线有点松动、商户们念叨的停车位纠纷得再协调。这是他下沉网格的第三个年头,也是霞山区“千警入格”问民情创平安活动的日常缩影。
三年来,1100余名像小陈这样的政法干警走进180个城乡网格,用脚步丈量民生,用专业化解矛盾,用真心联结民心。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上门”,从“单打独斗”到“共治共享”,这场跨越三年的基层治理实践,不仅成为平安霞山建设的“压舱石”,更化作群众心中的“暖心剂”。
霞山区召开深化“平安夜访”、推进“千警入格”工作会议,对优秀干警进行表彰。
政法干警入网格收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意见建议。
织密“平安网”
从“事后处置”到“源头防控”
“现在经常能看到民警在小区、街巷里巡逻,心里踏实多了。”说起这三年的变化,爱国街道居民李伯深有感触。他记得2022年夏天,小区曾因电动车接连被盗闹得人心惶惶。法院干警小吴入驻网格后,第一时间协调加装监控摄像头,还组织商户成立了联防队。如今两年过去,小区再没丢过一辆车。
这样的转变,源于“千警入格”带来的治理理念革新。政法干警们带着“风险排查员”的身份,把办公室搬到网格里:公安干警逐户登记出租屋信息,给辖区群众送上防火防盗安全知识,全区接报盗抢销刑事警情连续三年下降;检察官在走访中发现“火烧楼”安全隐患,通过公益诉讼推动整改,让居民告别“头顶隐患”;司法行政干警带着调解员走街串巷,把邻里纠纷、欠薪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针对群众最头疼的电信诈骗,干警们化身“反诈宣传员”。在菜市场摆“防骗小摊”,用雷州话编反诈顺口溜;给老年手机开通运营商诈骗拦截功能,帮商户贴“转账前先核实”提示语,还利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编排反诈科普短视频。
三年来,全区开展反诈宣传2.3万场,协助群众挽回损失1800余万元,电诈发案和财产损失同比分别下降43.18%和57.21%,“警察教我防骗”成了街坊邻里的热门话题。
架起“连心桥”
从“窗口办事”到“上门服务”
“没想到民警能上门给我办身份证!”日前,因中风行动不便的张爷爷坐在家里就拿到了新身份证。因身份证遗失,导致其难以办理就医、报账等手续,网格民警了解情况后,带着设备上门采集信息,半个月后把证件送到了床头。
这样的“上门服务”在霞山已成常态。三年来,政法干警深入基层网格,覆盖全区15万余户家庭,走访企业商户645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676件,在“家门口”为群众办实事1154件。
在特呈岛,法院干警用“网上巡回法庭”让渔民不出海岛就能打官司;在工业园区,检察官带着“法治体检”表走进企业,帮20多家小微企业解决了合同纠纷;在城郊乡村,司法行政干警带着档案袋上门,为交通事故致残的村民办理法律援助,指导其填写有关申请材料,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
更暖心的是那些“不请自来”的帮助。交警在学校门口设立“护学岗”,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过马路;“政法妈妈”们结对帮扶121户留守女童,走访324人次,给留守女童送书本、辅导功课,守护好孩子的童年;司法局培养的村居法律顾问活跃在街头巷尾,他们靠着一张地图、几次调解,就帮小区居民解决了充电桩不足的难题。
激活“共治力”
从“单向管理”到“众人拾柴”
“以前觉得社会治安都是公安管,现在才知道我也可以参与管理。”美食街商户老李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现在的他是群防群治队伍中的一员,去年夏天还和民警一起拦下了偷电动车的小偷。
这种思想转变背后,是“千警入格”催生的共治新生态。政法干警们不再是单打独斗:在街头广场,他们联合街道、社区工作者成立“平安宣讲队”,用模拟法庭、文艺汇演讲好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在保利社区,他们根据附近居民发在抖音上的短视频线索,48小时就修好了海边松动的护栏,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在高铁新城征拆现场,司法局干部带着村居“法律明白人”通过“聊家常”的方式逐户讲解政策,23户村民顺利签约。
三年来,霞山区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70个,设立“楼长”879个,成立104个住宅小区党组织和138个群防群治组织,共注册志愿者队伍145支、志愿者58974人。
从干警单打独斗到群众广泛参与,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霞山区以“千警入格”为抓手,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当群防群治队伍的身影遍布街巷,平安建设的根基便愈发牢固,城区的和谐底色也愈发鲜明。
延伸
“1+N”多元赋能基层治理
如今,“千警入格”走到了第三个年头,有了更新的治理模式。
“‘千警入格’不是简单‘派任务’,而是要让专业力量扎根基层,赋能基层社会治理。”霞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政法干警以入格走访为基础,不断将政法各项工作与“千警入格”活动相结合,衍生出“千警入格+N”多元赋能治理模式。
霞山区通过“干警下沉、网格服务、科技赋能”的工作方式,将“千警入格”治理模式与湛江市“平安夜访”工作机制有机融合、高效衔接,切实解决基层治理薄弱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下沉干警1.8万余人次,走访群众1.9万余户,收集整改问题线索1138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97件,整治安全隐患564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51件,“粤平安”网格事件线上办结率达99.6%,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结”。
2024年,“千警入格”经验做法入选广东省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成为基层治理的“霞山样板”。
“千警入格”的三年,不仅是民警下沉基层的三年,更是警心贴近民心的三年。那些记在笔记本上的琐事、化解在网格里的矛盾、守护在身边的平安,最终都变成了群众脸上的笑容。从网格到民心,霞山“千警入格”既是一份答卷,更是新的起点。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873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