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狠抓基层基础建设 跨域结对共建解基层难题
来源: 广东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邻里、家庭纠纷引起的轻伤害案件未能达成赔偿协议,如何把握起诉标准?”
“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
……
近日,在国家检察官学院沙河校区,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业务厅局的主办检察官,与近150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面对面,就基层一线的履职办案难题现场交流。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高检是“最初一公里”;基层检察院是“最后一公里”,也是直面司法办案、直面人民群众、直面矛盾纠纷的“最近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贯通发力,越来越多的“基层问诊”活动出现,成为连接顶层设计与一线实践的重要桥梁。
实践中,各级检察机关把胸怀“国之大者”与树牢强基导向有机融合起来,持之以恒狠抓基层基础建设,为基层检察工作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抬高检察工作“底板”,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四川拥有全国最多的基层检察院,但有六成基层院不足50人,三成不足30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四川省检察院着眼“顶层设计”,研究基层院建设指引、评价办法,实现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市级检察院坚持“一线指挥”,对辖区基层院的短板弱项进行清单式研判,提出明确建设目标和时间表,压实基层院主体责任,挖掘基层院内生动力。基层院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党组组建调研组,由院领导带队分赴9个包联基层院开展“沉浸式”蹲点调研。为精准破解难题,调研组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三个管理”中的落实难点,实地走访12309检察服务中心、检察听证室等场所,倾听一线检察干警声音,指导开展“小院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一院一品”“一院一策”工作,帮助基层院厘清工作思路,助力其在发展中破题起势。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制定“十百千联动高质量发展计划”,聚合22个市检察院、137个基层检察院,以及三级检察院1248个内设机构形成抓建基层强大合力,并对接和服务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高质量基层检察工作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针对精简文件会议,修订机关政务工作指南;针对职务犯罪等业务难点,强化对下指导的精准性和实操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为基层长效赋能。
探索建立基层检察长到最高检实践锻炼制度,既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长远之策,也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培养基层“领头雁”的务实举措。目前,最高检已接收3批来自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进行实践锻炼。
通过实践锻炼,他们既把最高检抓工作的理念、思路、方法带回基层去,也把基层的经验做法和问题困难带上来,让最高检充分了解基层、理解基层、服务基层,从更高层面为基层检察履职提供制度机制供给。
此外,2024年以来,最高检指导各地基层院开展跨区域结对共建工作,充分利用检察一体化优势,在合力解决影响制约基层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对双方打破地域与层级壁垒,在经验互鉴中拓宽办案思路,在难题共研中提升监督质效,在资源共享中实现优势互补。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843个基层检察院结成共建对子。
“好伙伴,我们又见面了!”日前,在第三次共建活动暨互派干警跟班学习启动仪式上,早已结缘的广东省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干警和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检察院干警再次重逢。
互鉴共享、共同进步是两院携手结对的共同愿景。围绕这一目标,自2024年4月结对共建以来,两院干警打破地域跨度,从案件办理、机制创建、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思想碰撞交流,共同推动案件办理质效与队伍素能双提升。
两院在公益诉讼检察履职、辖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各具特色,积累了丰富经验,结对共建、双城互鉴的模式为两院深化提高检察工作质量提供了重要平台。围绕流域综合治理,两院开展实地巡查,调研水资源水环境、革命历史遗迹等保护情况,深入交流检察公益诉讼经验。
“潜江市检察院在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多方协同举措很有特色,有效解决辖区流域污染问题。”东莞二区检党组书记、检察长林丽芬在对流域污染开展“回头看”时表示。随后,该院建立“检察建议+联席会议+跟踪问效”模式,促进某水库公益诉讼系列案办理,完成周边违建整改。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index/zfyw/content/post_1872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