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酒泉肃州公安:科技赋能铸 “空中尖兵” 创新擘画绘警务新图

来源: 甘肃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深度践行“科技兴警”战略,将无人机技术作为破解基层警务“视野窄、响应慢、成本高”难题的核心抓手,创新融入应急处置、反诈防护、治安巡逻等关键领域,构建“空中巡查+地面联动+后台指挥”的闭环工作模式,高效处置多起突发险情,切实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时代基层警务现代警务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战样本。

  

  聚焦关键场景

  无人机彰显警务“破局”硬实力

  

  空中巡防织密“防火网”。传统地面巡逻受建筑遮挡、地形限制,在人员密集区、复杂场地易形成视野盲区,突发火情常因发现不及时导致灾情扩大。对此,肃州分局针对性在酒泉南客运枢纽站、市政广场警务站、酒泉职业技术大学等重点区域部署6座无人机场,建立“高空常态化巡查+异常动态即时预警”机制,精准弥补传统巡逻短板。

  

  空中劝阻筑牢“反诈墙”。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线下交付钱款”场景因劝阻时间紧迫、高层社区定位难,传统上门劝阻常因逐层排查耗时久(至少30分钟),错失最佳干预时机。肃州分局创新“无人机+反诈”模式,将无人机打造成“应急劝阻尖兵”,精准破解这一实战痛点。

  

  9月17日下午,分局反诈中心接市局指令:肃州区某居民取现6.5万元,即将与电诈分子线下交易。情指中心与反诈中心立即启动无人机应急处置,通过警务系统定位最近无人机及目标楼栋坐标,快速飞抵并循环播放定制警示。同时,社区民警赶赴现场,形成“空中+地面”协同处置。仅10分钟,居民醒悟终止交易,成功保住钱款,创反诈劝阻新纪录,凸显无人机在应急场景中的实战效能。

  

  无人机重塑警务效能

  “四大核心”优势成关键支撑

  

  实战案例不仅是肃州分局“科技+警务”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提炼出无人机在基层警务应用中的关键经验,为后续推广应用提供了清晰路径。

  

  突破空间限制,破解“看得见、到不了”的困境。传统警务受地理环境制约,高层住宅、复杂厂区、开阔场地等区域易形成巡查盲区。无人机凭借高空视角优势,可轻松覆盖地面警力难以触及的区域,实现“全域无死角”巡查。

  

  提升响应效率,抢占“黄金处置时间”。基层警务工作中,“时间就是安全”,尤其在火情、反诈等场景,每延误1分钟都可能导致损失扩大。肃州分局通过建立“无人机备勤点位网格化”布局,在重点区域周边预设多个备勤点,确保接到指令后“2分钟内起飞、8分钟内抵达现场并开始喊话劝阻”,较传统警力调度效率提升3倍以上。

  

  强化数据支撑,实现“科学指挥、精准处置”。无人机不仅是“空中眼睛”,更是高效的“数据采集终端”。实战中,无人机回传的高清画面、实时视频,能为情指中心提供“第一手现场数据”,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失误。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警务运行成本”。传统应对大范围巡查、突发情况,需投入大量警力,存在“人力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无人机单架次可覆盖10公里区域,工作量相当于3-5名巡逻民警,且能24小时待命,大幅降低人力消耗。

  

  

  

  聚力无人机警务应用“再升级”

  着力打造现代警务新引擎

  

  肃州分局从“机制、场景”两个维度持续深化无人机应用,构建更完善的“空地一体”警务体系。

  

  机制完善,提升“调度效率”。充分利用搭建的“酒泉市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整合备勤点位、飞行轨迹、现场画面等数据,实现“一键调度、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制定完善《肃州分局无人机警务应用操作规范》,明确不同场景下的飞行流程、部门联动机制、安全管控要求,确保操作标准化、处置规范化。

  

  场景拓展,覆盖“全领域警务”。将无人机应用从应急处置、反诈防护,进一步延伸至交通疏导(空中监控拥堵路段、抓拍交通违法)、大型活动安保(实时监控人流密度、排查安全隐患)、生态保护(巡查非法采砂、违规焚烧秸秆)等领域,着力打造“一机能用、多场景适配”的警务新模式。

  

  下一步,肃州分局将坚持“需求为导向、实战为核心”,深化科技与警务的深度融合,让无人机成为守护辖区平安的“空中尖兵”,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肃州、法治肃州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5182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