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探索“商人治商” 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法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纳雍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县工商联率先探索“商人治商”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法,积极推行民商事纠纷“院外调解”,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在源头、解在诉前。
一是建强“商人治商”调解组织。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纳雍“商人治商”一站式解纷工作领导小组,在工商联成立调解中心,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举荐等方式,从工商联干部、商界精英、政协委员、律师等群体中选聘专职调解员。建立激励机制,采取“以案定补”方式,调解成功给予补助,调解不成的根据工作量适当补贴,同时明确每名调解员每年需完成5起以上商事纠纷调解任务。
二是明确“商人治商”调解内容。将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协议未履行或履行不到位、供销渠道不顺畅等矛盾纠纷作为首要调解内容。将民众个体与企业、村合作社或者其他经营主体之间的纠纷作为重要调解内容。特别是针对房地产和物业服务民商纠纷“重灾区”,出台《关于涉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集中调解涉房地产民商事纠纷。将企业和政府之间产生的政务服务不到位、合作协议未履行或履行不到位等矛盾纠纷作为重点调解内容,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是优选“商人治商”调解方式。配备调解圆桌,将“被告席”“原告席”的座牌名称改为“甲方”“乙方”,及时邀约当事人,在调解中心开展桌面调解。截至目前,纳雍桌面调解纠纷达12611起。在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各人民法庭、县工商联调解中心设置远程视频调解室15个,调解员可连线各方当事人通过手机“屏”对“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在线确认调解协议或申请司法确认。截至目前,通过视频调解纠纷共11495起。针对部分涉及土地、财产损害等需到现场勘验才能调解的纠纷,调解中心将调解力量流动下沉到乡镇、部门进行实地核查,并现场组织当事人调解。截至目前,流动解纷达312起。
四是规范“商人治商”调解流程。根据“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规程,将纠纷委派至调解中心。符合调解要求的,调解中心提前告知各方当事人,5日内共同选定调解员进入调解程序。按照“调解员单独或同时约见各方当事人→释明调解原则和调解背景→听取当事人陈述及诉求→归纳总结争议焦点→提出解决意见建议→签订调解协议→两日内反馈县法院结案”七个步骤组织调解,协议达成后30日内申请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及时进入诉讼程序。调解成功后,调解员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进行回访,及时跟进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有效防止矛盾纠纷“反弹”。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fzs/gzdt/202506/t20250612_881303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