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小纠纷” 守护“大民生”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镇村干部真担当,实实在在帮咱解决了漏水难题!”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店前村村民蒋长生说。今年以来,樟山镇开展“每周宣传入一村,平安服务进万家”系列活动,通过常态化、精准化的“靶向服务”,推动平安宣传扎根村落,让平安建设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截至7月,该活动已覆盖12个行政村,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 开展“菜单式”宣传服务 “赵大哥,您看这案例,骗子冒充您儿子发短信说要交学费,这时候一定要先打电话核实!”8月21日,在樟山镇长亭上村,镇平安法治办工作人员用方言向老人讲解反诈知识。 据了解,樟山镇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综治、司法、派出所、消防等多支力量,组建“平安宣讲团”,每周锁定一个行政村或社区,围绕防诈骗、禁毒、交通安全、矛盾调解等群众最关心的议题,开展“菜单式”宣传服务。 据统计,活动中,累计发放的2000余份宣传资料,不仅是政策的“说明书”,更是与群众拉近距离的“连心纸”。 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我家菜园老是进水,污水都是从隔壁漫过来的……”活动现场,樟山镇长亭上村村民刘大妈向工作人员反映。 原来,她与邻居赵大哥因共用排水沟堵塞问题积怨已久,双方几次争吵都没解决。 了解情况后,平安法治办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上门,一边帮忙清理排水沟杂物,一边依据民法典条款,耐心劝说双方换位思考。最终,赵大哥承诺定期清理自家排水口,刘大妈也表示会配合,两人当场解开心结。 在樟山镇官垅村,“平安服务驿站”的智能终端成了村民的“贴心助手”,点击屏幕就能咨询相关土地政策,一键提交的灌溉设备故障诉求,当天就有包村干部上门协调解决;在樟山镇东陂村,镇平安法治办联合司法所的“入户听诉”小分队,用3天时间化解了两户村民因宅基地引发的多年积怨。 截至目前,活动已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37件,化解矛盾纠纷21起。 共建共治共享成常态 同时,樟山镇建立了“周调度、月总结、季考核”工作机制,为避免活动流于形式,确保工作实效——将宣传服务成效与村级考核、干部绩效挂钩,并通过“群众满意度反向测评”倒逼服务提质。 如今,“平安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30余人扩展到80余人,村民主动参与夜间巡逻、隐患排查的热情越来越高。这种“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模式,让平安建设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近年来,樟山镇获得“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7月,该镇群众安全感指数攀升至98.6%。 在宣传方式上,樟山镇积极融合“土办法+新科技”,力求更贴合群众需求:在樟山镇村头大樟树下摆起“法治板凳会”,民警用本村案例讲反诈;律师在线解答务工维权问题,无人机巡查山林隐患、智能烟感报警器守护独居老人…… 如今,行走在樟山镇的村落间,法治宣传的声音回荡在田埂上,群众脸上的笑容,正是对“平安”最真实的诠释。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5/0909/20250909663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