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有个法治“护苗”站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8-24 作者:佚名
“再也不用为小孩放假去哪发愁了,山里‘留守儿童’在家门口就有一个集学习娱乐健身一体的活动场所。”最近,赣州市赣县区一偏远山村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为贯彻落实赣州市委政法委“1161”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法治“护苗”行动走深走实,今年7月,赣州市赣县区委政法委创新创特法治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工作,联合田村镇党委、政府在该镇村岭村开展法治“护苗”站试点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法治‘护苗’站的建成,旨在将法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融入村落,打通关心未成年人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当前众多家庭隔代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的问题,从强身健体到身心健康,从人际交往到动手实践能力,引导未成年人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热爱学习,热爱运动,增强体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赣州市赣县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陈铁军表示。
民警来到法治“护苗”站开展普法活动
法治“护苗”站举办泳池抓鱼比赛 社会动员 八方来捐建 田村镇村岭村距离赣县城区有52公里,全村有586户,2700余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200余人,留守儿童90余人,留守老人220余人,每年寒暑假都是家长头疼的事。 “有些小孩不是在家玩手机,就是趁家长不注意出门玩耍,防溺水、防意外伤害等安全形势比较严峻。”赣州市赣县区委政法委驻村岭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廖峰告诉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在村岭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他们对全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和田村镇、村岭村商量后,决定将占地52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平方米的闲置老村委会进行改造,整合成法治“护苗”站。 通过预算,法治“护苗”站的装修和购买健身娱乐设备以及各类青少年书籍等需要22万元。为解决资金难题,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对镇上杰出乡贤进行走访,并发出了捐款倡议书,得到了广大乡贤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 田村镇商会乡贤捐款5万多元,赣州市赣县区城投公司捐献价值2万元的空调3台,有的村民不仅捐款还免费参加义务劳动,区委政法委机关干部纷纷捐献课外书籍、学习用品和儿童玩具。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法治“护苗”站于7月31日顺利开园。 “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作为家乡人,很乐意做这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田村镇商会会长刘义园说。 功能齐全 好玩又好学 近日,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村岭村法治“护苗”站,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泳池,可一次性容纳20个孩子,清澈的水池中,小朋友有的玩水枪、打水仗,有的学游泳。泳池边,安全员密切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安全。 紧邻游泳池旁,两张乒乓球桌整齐排列,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对决。不远处的游乐厅里,小朋友们正在玩滑梯、骑木马。 来到二楼,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摆放着各类儿童读物。小朋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阅读。 “我家孙子和孙女在家就喜欢玩手机,现在天天都要来‘护苗’站,自从有了‘护苗’站,我们现在不仅放心而且省心。”现场一位大爷说。 据了解,“护苗”站以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镇村综治干部等基层法治力量为核心,同时与青年志愿者等共建结对,邀请律师、心理咨询师、退休教师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护苗”站硬件完备,设有“八小”主阵地。院内设小型游泳池与乒乓球场,促进体育锻炼。一楼游乐、棋牌、涂鸦室,满足娱乐与创意需求;二楼观影、图书、作业室,营造学习与休闲环境。更有手工、桌游、积木墙等互动项目,让留守儿童尽享欢乐时光。同时,科普与手工课程助力孩子提升创作与动手能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当留守儿童遇到成长中的烦恼时,法治“护苗”站也可以帮其化解困惑。 “一旦接到小朋友的求助,我们会安排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和驻村民警,通过‘大手拉小手’活动跟踪帮助沟通,化解困惑。同时,还设置了‘解忧箱’,鼓励内向的孩子们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困惑,通过‘一对一’结对辅导,帮助小朋友更好地解决问题。”廖峰说,法治“护苗”站以其良好的环境与浓厚的氛围,也感染了村里的在读大学生,他们踊跃报名,投身于助力留守儿童快乐度暑假的活动中,主动担当起“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有的化身为老师辅导功课,有的则成为乒乓球场上的教练,还有的则担任起娱乐活动的主持人,让“小弟弟”“小妹妹”们的暑假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与温馨陪伴。 从正式开园到现在,这里俨然成了孩子们的小乐园。此外,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实行节目表式排单管理,定期开展游泳比赛、红色家书朗读、读书会、小画家、防校园霸凌和女童保护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超过300人次的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踊跃参与。 安全度假 轻松防溺水 8月6日,法治“护苗”站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盛宴——泳池抓鱼比赛。活动现场,小朋友们迅速分散到泳池的各个角落抓鱼,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据了解,村里村外不仅密布着众多山塘水库,还有深浅不一的溪流小河,一到暑假,防溺水压力增加。为筑牢暑期防溺水防线,镇政府、村委会和学校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全方位的防溺水宣传,确保万无一失。如今,免费游泳池投入使用后,为构建暑期安全防护网增添了坚实的一环。 “在县城游泳馆游泳,门票就要几十块钱一次,这里不要钱天天都可以玩。今天,我就带了几个亲戚一起在这里玩,大家都好开心!”现场一位小朋友告诉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有了这个安全、清洁的游泳池,不仅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戏水场所,还能学习游泳的基本技能,从根本上降低了溺水风险。”村岭村党支部书记刘凯说。 “让小朋友们有一个学习娱乐交流的场所,有一个愉快难忘的童年,不仅家长放心,外出务工人员安心,也是党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民心。”田村镇党委书记曾振华表示。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823/20240823593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