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诊所”做活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大文章”
来源: 湖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7-09 作者:佚名
君子协定有效吗?企业经营如何正确规避合同风险?合同履行效力如何保证?证据如何保存?近日,在常德市津市市司法局联合嘉山街道办事处开展的法治沙龙讲座上,45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与“法律诊所”专项普法行动成员、街道工作人员、司法行政干警、律师等共同探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在津市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打造“法律诊所”专项服务平台——小小的“诊所”里,不仅有法律知识,有案例解读,有镇(街道)干部和人大代表的热情接待,还有政法单位业务骨干及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解答。依托这一平台,津市市司法局靶向开展涉企法律服务工作,以优质的精准普法服务和高效的联动调解机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精准普法优服务
法治化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今年4月份以来,津市市司法局组织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负责人到多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重点围绕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涉诉法律风险等内容,详细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并介绍司法局的相关职能职责,对企业在行政执法、工伤认定等方面常存在的行政争议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在“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的当下,津市市司法局以“法律诊所”平台为依托,建立健全司法行政结对涉企镇街、班子结对企业、股室结对涉企司法所、律师结对涉企村(社区)机制,面对面、点对点式定期开展走访调研,深入涉企农场、园区企业、村(社区),了解企业发展真需求、发现真问题,推动涉企司法行政工作“三到位”,即利企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到位,专业法律咨询帮助落实到位,人民调解服务到位。
不仅如此,津市市司法局还主动挖掘涉企典型案例和法律法规,编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全面投放到涉企司法所调解接待室和“法律诊所”工作室,方便企业经营者、职工、园区群众等随时咨询,拿取学用,从源头防范用工就业等法律风险,将法律知识送到企业“家门口”,收获一致好评。
联动调解促稳定
“感谢你们的及时调解,我们对这个结果很满意!”2024年1月,一位当事人致电津市市司法局毛里湖司法所,再次表达感谢。原来,2023年8月,湖南某公司职工黄某在工作期间突发意外,身受重伤,抢救无效不幸死亡。黄某的妻子米某要求公司赔偿人民币200万元。公司认为数额过高,不愿赔偿。米某遂向津市市毛里湖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毛里湖镇调委会”)申请调解。
接到调解申请后,毛里湖镇调委会迅速组成以司法行政干警、派出所民警、镇人大主席、律师为核心力量的调解团队,多次组织调解,最终通过“背靠背”调解方式,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既让死者家属得到安抚,也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起到维护辖区营商环境稳定的重要作用。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津市市司法局协调各方力量联动参与矛盾调解,高效办理涉企案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津市市司法局在地方特色“三调联动”“三二一”矛盾调解法的基础上,以“法律诊所”专项服务平台为枢纽,深入联动整合镇街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行业专业调解委员会等调解力量,与“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镇街人大代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有效互动联合,切实发挥联动调解、联合普法、联合法律服务效力。今年以来,津市市司法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80余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18件,其中894件在村(社区)级化解,调解成功率达99.9%,为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津市市司法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sft.hunan.gov.cn/sft/xxgk_71079/gzdt/jcdt/202407/t20240704_333465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