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仙女湖“美颜模式”再升级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7-09 作者:佚名

  7月1日,漫步新余市仙女湖畔,只见湖里鱼儿三五成群,穿梭游弋;眺望远方,淡淡的水汽弥漫开来,令人心旷神怡。记者不禁感叹:“来仙女湖,拍照何须美颜滤镜。”

  谁曾想到,这个有着50平方公里水域、100余座岛屿、数万公顷森林的湖泊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曾“黯然失色”。

  仙女湖是新余城市重要饮用水源地和赣西地区重要水生态功能区。然而,由于粗放的养殖方式和岸边的工业污染等因素,仙女湖一度成为被责令整改的污染重灾区。“仙女湖位于赣江支流袁水中下游,受流域地形影响,自身净化压力很大。”新余市仙女湖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小根说。

  如何守护这万顷碧波,提高水环境质量?仙女湖区从当初侧重治理湖体本身,转变为考虑湿地、森林、山地等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实现了“美颜模式”再升级。在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同时,开展入河(湖)排口排查治理行动,推动18个入河(湖)排口进行清理淤泥、垃圾打捞、边坡修复等治理;投资约1.27亿元对辖区的7个乡镇(办事处)进行污水处理体系综合提升改造,提高环湖污水处理能力。

  水中的污染要管,岸上的“病根”也要除。仙女湖区要求环湖2公里内禁设工厂;开展水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将仙女湖全境列为畜禽养殖禁养区,湖区涉及的316处山塘、水塘、水库全部退出承包养殖,退养率达100%。

  走进仙女湖区凤凰湾东坑村,村口一处小微湿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小微湿地为何要建在这里?面对记者的提问,凤凰湾办事处东坑林场副场长温小国笑着说:“可别小瞧它,这是一个层级净化系统。”据介绍,仙女湖区从湖水支流水系入手,把池塘改造成小微湿地,对水进行沉淀、净化水质,实现水清岸绿,确保流入仙女湖的水质达标。

  保护仙女湖,不仅要做“减法”,还要做“加法”。仙女湖区管委会创新湖区管理机制,推行“党建+旅游虚拟股份”模式,让仙女湖岸周边17个行政村共同参与湖区渔政管理、污水管控等工作,按照制定的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给予每个行政村3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分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余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新余市仙女湖水体保护条例》《新余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不断织密织牢制度之网,助力仙女湖江口断面水质从V类水到稳定为Ⅲ类水,平川断面水质稳定为Ⅱ类水。今年1至5月,仙女湖区断面水质综合指数4.4131,同比下降4.59%。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705/20240705583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送法进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