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调解+普法” 规范电商经营,法官这么做

来源: 湖北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7-02 作者:佚名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近日,天门市人民法院张港法庭、金融团队法官与张港镇某村委会干部协作,共同化解了一起涉残疾人侵犯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并对该村村民开展电商规范经营预防性普法活动。

  

  小伙创业贴补家用,不料侵权遭索赔

  “90后”的小朱系残疾人士,从小无法接受教育,家庭条件也不宽裕,是村里的低保对象。为减轻家庭负担,2023年,小朱顺应电商产业潮流,在某网购平台开设了店铺,销售手办。后某公司调查发现,小朱销售的商品未获得该公司正版授权,系侵权产品,遂将其诉至天门法院,要求赔偿损失8万元。

  收到法院传票后,小朱向所在村委会反映情况,表示希望能调解。村干部联系到张港镇综治中心驻点法官,反映了小朱的案件情况和家庭状况。张港法庭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联系金融团队,与该案承办法官一道前往小朱家中核实情况。

  多方上门核查情况,联合调解终撤诉

  法官通过与小朱及其家人交谈了解到,小朱由于知识水平受限,法律意识淡薄,因此造成了此次侵权行为。经核查,小朱本次侵权系初犯,销售金额不大,侵权情节轻微。于是,承办法官向原告某公司反馈了该情况,村委会也出具了情况说明,商请和解。

  经多方努力,某公司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情况,决定以教育为主,仅要求小朱支付1000元公证费,免除损失赔偿,同时要求其承诺不再销售未经授权的手办。

  法官和村干部共同对小朱及其家人进行了批评教育,提醒其今后加强学习,尊重知识产权,诚信经营,同时表示小朱在工作生活上如遇困难,可以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小朱及其家人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并表示今后一定规范自身行为,遵纪守法。经过做工作,小朱家人代为支付1000元公证费后,某公司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

  法官普法进乡村,预防电商经营风险

  该案虽然顺利办结,但也为电商经营行为规范和治理提了醒。如今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从事电商行业。为帮助电商从业人员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实现纠纷源头治理,近日,受该村邀请,金融团队、张港法庭组成联合普法小队,再次前往该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普法小队精心准备了知识产权、买卖合同法律法规小册,对该村从事电商经营的村民进行走访宣传,一一解答了村民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退货、质量纠纷等法律问题,并就经营中的侵犯知识产权风险进行了提示。

  “电商生意中确实稍不留神就容易产生纠纷,今天法官们上门来讲法律知识,平时好多困惑都解答清楚了,风险提醒得也到位!”一电商经营者如是说。

  近年来,天门法院不仅主动将审判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大治理格局之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治疗 “已病”;更加坚持源头治理,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隐患的排查和预防, 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消除在萌芽状态,更防“未病”。天门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新思维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打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人民法庭好“枫”景。

  

   稿件来源:天门市人民法院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syzl/58911.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