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以多元之策 筑基层治理之基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5-16 作者:佚名

  

  南城县建昌镇“网络传讯家+阳光议事”协调处置现场(图/受访单位提供)

  近年来,抚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多元化策略,狠抓社会源头预防和排查化解,不断健全完善机制体制,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守正创新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这味道实在是熏人,大热天的,连窗户都不敢开。”这是南城县建昌镇花楼下村村民黎某家门口臭水沟带来的困扰。据了解,这条臭水沟原本是黎某为解决自家排水问题而挖掘的,但随后却成为了影响周边村民生活的痛点。

  花楼下村网格员在收集到这一信息后,迅速上报给了花楼下村两委。村两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广泛收集了群众的意见。在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期望后,村两委决定由村委分组进行现场勘测,并结合专业意见,制定了详细的臭水沟治理计划。不久,臭水沟问题便得到了有效解决。

  近年来,南城县建昌镇花楼下村已经形成了“网络传讯+阳光议事”的协商议事模式,通过“网络联动、阳光协商、议题执行”三步走,全过程助推问题在一线协商、矛盾在一线化解、共识在一线凝聚。该模式运行以来,成功排查化解了16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该模式取得的典型经验被纳入全国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今年2月,宜黄县棠阴镇河里村党员中心户调解员在走访群众时,村民邱某贵和邱某友反映,由于宜黄县鸟坪水电站员工操作不当,导致河水倒灌,造成他们30多亩土地被淹,损失惨重。棠阴镇党委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组织党员中心户和矛盾双方当事人座谈,协商赔偿方案。目前,邱某贵和邱某友的补偿款已成功发放。

  河里村的做法是棠阴镇党委探索提出的党员中心户调解模式的一部分。该模式利用党员中心户联系群众的优势,依托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推动党员中心户的调解员联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镇村干部,实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共识在一线凝聚。截至目前,该镇已化解矛盾纠纷案件90余件。

  抚州市持续健全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不仅激活了治理基层的“新动能”,还为不断探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路径。近年来,该市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覆盖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多元共治

  实现矛盾化解“一站清”

  2023年12月27日,金溪县职工黄某因被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公司支付所欠加班工资、未签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未果,双方由此产生纠纷,于是向金溪县总工会求助。金溪县多元化解劳动争议诉调裁一体化中心接到案件后,采用“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纠纷诉调机制,联合县人民法院、县人社部门共同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现场签订调解协议书。据悉,金溪县多元化解劳动争议诉调裁一体化中心自2023年10月设立以来,已成功调解多起劳动纠纷,提升了劳动争议化解的质效。

  矛盾纠纷化解也要讲效率。抚州市为实现“只跑一地、只进一门”的目标,坚持“信访打头、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原则,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目标,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目前,该中心已在各县(区)及职能部门实现全覆盖,具有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功能,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提高了解决群众诉求的效率和质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中心。

  普法强基

  确保基层治理无短板

  “什么行为算是校园欺凌?”“遇到校园欺凌了你会怎么办?”3月27日,乐安县第三小学法治副校长、乐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戴丽玲为乐安县第三小学100余名学生送去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将法律知识与校园场景相融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法治“干货”。这是抚州市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的一个缩影。目前,抚州已有800余人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覆盖率100%。

  为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抚州市临川区整合法治人才资源,于2022年11月成立法治乡村促进会。2023年11月14日,梁女士骑电动自行车途经韩先生餐馆门口时,因地面油渍滑倒,右脚骨折。双方多次协商赔偿金额未果。法治乡村促进会组织社区干部、律师等调解此事。调解员运用“背靠背”调解法,让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双方互相理解,韩先生赔偿梁女士1万元。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时代特征。近年来,抚州市将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和乡村建设,发挥社会法治力量,实施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村长等聘任与管理办法,推动优秀政法人员深入基层治理。同时,深入学校、社区、村组开展法治教育和帮扶工作,并广泛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降低发案率,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全面掌握社情民情和矛盾纠纷,争取“提前预警”,把矛盾化解在诉前、消灭在萌芽,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514/20240514571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