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新《条例》专设一章,规范政府对中小企业服务保障
来源: 山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8-06 作者:佚名
今天上午,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邀请省司法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
《条例》在修订过程中,为保证立法质量做了哪些工作?
宫钊:为提高立法工作质量,省司法厅与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人员共同组成专门的立法工作起草小组,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一是将国家政策与山东实际相结合。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政策和新修订的上位法,多次召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律师事务所、企业服务机构等召开座谈会,围绕创业、创新、融资、保护等方面企业关注、期盼和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研究梳理出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同时,组织法律、经济、管理、金融等方面的专家对《条例》的基本框架、重点制度等进行充分论证和风险评估。
二是将历史经验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在对原《条例》所确立的创新创业、市场开拓等方面成熟内容予以保留的基础上,赴淄博、潍坊、烟台、枣庄、聊城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企业20余家,准确把握中小企业在融资促进、创业扶持、创新支持、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诉求,总结提炼各地市的典型经验和成熟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
三是将创新举措与现行制度相结合。结合国家和省“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等,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制度规定;同时,在服务保障、权益保护、财税支持等方面,与山东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税收保障条例等法规规章相衔接。
四是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起草工作中,省司法厅主动邀请中小企业协会共同参与调研讨论,并通过省委统战部以政党协商的方式,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多次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了省有关部门、单位和16市人民政府的意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过召开立法听证会,广开立法言路,回应中小企业的立法诉求,最大程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心。创新立法听证会模式,将听证会直接安排在中小企业召开,让立法机关多跑路、人民群众少跑腿,让公众参与立法更加便捷化。会上,中小企业代表,省工商联、协会商会代表以及专家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围绕中小企业关切的重点问题畅所欲言、直抒己见,对《条例》修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条例》从哪些方面规范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保障?
田秀娟:为了精准护航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广大中小企业营造更优环境,《条例》专设一章,规范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保障。
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人才支持。一是指导中小企业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引进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并按照规定落实人才政策。对引进的不改变人事、档案、户籍、社会保险关系的人才,应当按照规定在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企业领军人才、中青年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专项培训,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三是指导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等,结合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合理设置学科和教学培训内容,为中小企业培养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应用等方面的人才。鼓励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等与中小企业建立校企对接机制,积极推进生产、教学、研发、创业功能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尊重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一是建立健全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和联系服务制度,主动听取中小企业对政府相关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制定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时,应当充分听取中小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二是建立普通注销登记制度和简易注销登记制度相互配套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优化简易注销登记程序,实现中小企业市场退出便利化。三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应急援助、纾困救济机制。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造成中小企业损失影响生存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纾困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同时,鼓励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管理提升、投资融资、市场开拓、数字化赋能、育才引才等服务。二是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查询、披露、共享机制,建立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和市场信用评价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优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完善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统计调查和监测分析,定期发布有关数据和信息,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参考。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161/202308/def779ad-c214-4f7a-b621-25af0b3a09c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