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司法局:以法治引擎为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来源: 广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6-18 作者:佚名
2023年以来,珠海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进一步统筹全市法律服务资源,大力开展生产性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资源更多融入实体经济领域,以法治引擎为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强化“制度”供给让产业发展于法有据
充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作用,将产业新空间管理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修订土地管理条例等项目列入今年立法计划,全程参与立法项目的论证、调研、起草,全力加快立法进度,目前已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起草工作,完成土地管理条例初稿。
推进规范性文件管理流程再造,优化规范性文件修改和延期实施等有关程序,建立政策文件发布、解读、宣传“三同步”机制。
今年以来,审查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文件73件次,其中,审查出台市政府涉产业规范性文件2件、部门涉产业规范性文件8件,备案审查区政府涉产业规范性文件16件。
完善“联企”机制让法律服务直达直通
建立“百所联百会”联系合作机制,充分运用“八五”普法讲师团、市律师协会等社会普法资源,有序组织服务“产业第一”普法活动80余场。
与珠海市政协社法委、市工商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深化联动,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精准了解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不断优化法治供给方式及内容。
在去年全省率先在南屏科技工业园试点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经验基础上,今年将法律援助覆盖面扩大至三溪科创城、斗门区富山工业园等制造业产业集聚园区。
全省率先将初创型中小微型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围,推行“管家式”法援助企服务。
指导出台《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急需人才法律援助实施办法》,着力破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法律难题,不断提升法律服务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水平。
提升“强企”质效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推动珠海市律师协会上线运行“企业法治体检系统”,通过“科技 + 法治”方式帮助企业查找、梳理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目前已为100家企业进行线上法治体检。
推动涉企法律服务产品开发和推介,指导市律师协会举办以“服务产业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法律服务产品大赛,针对企业发展个性需求,设计并展示了刑事控告全流程服务方案、“数说”数据合规等8个法律服务产品,体现法律服务产品市场化、标准化、可复制化的特点及法律服务可视化、定制化、简易化的理念。
以“技行珠海”“珠海智慧司法”小程序为依托,搭建服务“产业第一”普法行动企业预约平台,建立健全企业普法服务工作机制,根据不同企业经营方向、不同职业人群关注问题,上传普法视频34个、制定个性化“普法菜单”122个,为8000余名企业管理者及员工提供便捷化、定制化普法服务。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加强合作,今年以来横琴公证处办理知识产权公证业务50件,为企业知识产权申请、维权提供有力保障。
珠海市公证协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公证宣讲团”,组织熟悉知识产权保护的公证员深入企业、商会等开展“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为企业、商会提供公证“一体化”解决方案。
增强“护企”力度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实现市区镇(街)三级行政执法平台在线移动办案,推动市级各执法主体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持续开展违法执法和乱罚款问题整治,让执法兼顾力度和温度。
以法治督察为抓手,牵头开展珠海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走访、督察督导相关单位,采集问题线索、梳理排查问题,严格落实督察、反馈、整改、督办、回头看“全链条”机制,督促责任单位抓好整改,切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对涉企案件实行“专人承办、专班研判、委员咨询”办理机制,对重大、复杂涉企案件通过开庭审理、现场调查走访等方式查明案情,支持企业正当诉求,目前已审结涉企案件综合纠错率为25%。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今年以来珠海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147次,受理涉企矛盾纠纷716宗,调解成功715宗,调解成功率达99%,涉及金额7780.7万元。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1964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