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司法所 | 绵阳市安州区:聚焦资源整合 构建上下协调纵横联动的新机制
来源: 四川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6-18 作者:佚名
编者按
近年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以创建“枫桥式司法所”为契机,抓典型、树标杆、展形象,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基层依法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绵阳市安州区司法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枫桥式司法所”建设作为加快推进法治安州、平安安州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三抓三强”,基层法治建设能力不断提升。
抓统筹强支撑 以更高标准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高起点谋划。出台《关于实施三分类三升级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理顺管理体制。
高站位部署。进一步强化司法所统筹协调职能,将乡镇依法治镇(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司法所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
高规格推进。把司法所建设作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落实区级领导联系乡镇司法所,建立一体谋划、一体调度、一体推进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全国模范司法所1个、省级规范化司法所6个、省(市)级枫桥式司法所9个。
抓要素强保障 以更实举措筑牢司法行政根基
优质配强干部队伍。将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发展规划,推动法治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司法所政法专编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占比达到65%,法律职业资格人数占比达到70%。将78名专职调解员、89名村(社区)法律顾问等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优选17名青年律师任司法所长助理,确保“专人干专事”。
优化整合阵地设施。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同步实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工程,通过产权置换、无偿划转等方式,彻底解决了阵地建设薄弱的问题,司法所业务用房均超过200平方米。“安小法”“法治安州”等平台共享共治,司法行政指挥系统、远程探视系统所所畅联,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优先保障资金投入。建立财政保障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财政预算年均增长20%以上。在今年实施的数字政府建设项目中,单列资金1322万元,用于花荄司法所提档升级、智慧化社区矫正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抓机制强质效 以更大力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建立司法所参与乡镇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落实司法所所长全程参与乡镇党政工作会议制度,探索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工作。近年来,司法所参与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核)235件次,提出有效法律意见建议306条,为基层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把好“法律关”。
健全司法行政体系片区化运行机制。根据县域内国土空间规划,建立片区中心镇司法所+片区内非中心镇司法所的“大所带小所”协同服务工作网,实现片区融合、资源互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4个片区司法所共办理跨区域重大法律事项300余件,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完善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将司法所建设纳入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督查考核范畴,定期开展跟踪督导,形成“部署、落实、督查、反馈、改进”的工作闭环。近年来,22名牵头区级领导先后开展现场督导186次,督促整改问题71个,推动工作责任落地落实。
原文链接:http://sft.sc.gov.cn/sftzww/jcgzdt/2023/6/14/67e98f67c4a049098ffd2766f5e65c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