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创新服务举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 河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3-04 作者:佚名
自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开展以来,许昌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升。
一、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五件事”。“一件事一次办”。建设“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受理材料由外部提交转变为内部流转。目前已有102个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多一次办”,覆盖企业开办等12个主题场景。“有诉即办”。积极建设全市统一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线上平台,广泛受理营商环境领域投诉举报,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系统已初步搭建完毕,即将正式投用。(三)“交房即交证”。已在各县(市、区)26个商品房住宅小区顺利实现了交房即交证,其中市本级7个、建安区2个、长葛市8个、禹州市4个、襄城县4个、鄢陵县1个。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构建“1+2+3+X”的“免申即享”工作模式,搭建“免申即享”平台,目前已梳理上线惠企政策及办事服务指南276条,惠企政策库初步建立。审批事项免证可办。全面梳理免证可办事项清单,严格要求窗口人员积极推动电子证照应用。目前,全市88种电子证照,涉及677项政务事项“免证可办”。
二、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政务服务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208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2059项实现了“不见面审批”,市级“即办件”事项达1474项。将公积金、医保、社保、不动产等18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集成到综合自助服务终端,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办事服务。“跨省通办”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全国“跨域通办专窗平台”与22省150余市县实现即时、可视、精准地互动交流。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制发、共享和应用,全市共制发110种、248万余本电子证照,实现清单内“应制尽制”,不动产权证书等3类电子证照综合制证率达99.63%,居全省首位。聚焦密切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6大领域,推出20个高频“智能秒办”事项,助力我市荣获全省“智能秒批”试点城市。
三、着力打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设立登记等8个企业开办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妥、半日办结”,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电子印章“一章多用”,助力企业群众办事“零跑腿”。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新增归集信用信息超9500余万条,新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参加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合、信用门户网站和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示范观摩,平合、网站均获评“特色平台网站”。获得水电气便利度不断提升,获得用电压缩到2个环节,小微企业全流程不超过15个工作日,10千伏高压普通客户承诺办理时限不超过24个工作日。用水报装压缩为1个环节,承诺时限0.5日。用气报装压缩为2个环节,1个工作日即可实现通气。水、电、气报装均已实现“零成本”。
四、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了“法院+商会”多元解纷机制,将商会调解组织进驻法院,引入诉讼服务中心。成立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驻法院工作站,促进商会调解与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办公办案无纸化、电子送达化,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打造了科技法庭,网上立案率94.17%、网上保全率100%。办理破产时间大幅缩减,从2021年的1.47年缩短至2022年的0.5年,缩减比例达66%,破产案件收案数、结案数均居全省前列。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2022年8月,禹州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3/03-02/26993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