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履行司法为民服务宗旨 护航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2-12-07 作者:佚名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互助县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切实履行司法为民服务宗旨,有力有序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用法治维护社会稳定、护航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在威远司法所“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目睹了一幕司法为民高效服务的场景。今年8月份,当事人威远镇居民李某某和林川乡村民拜某某在二手房交易中产生房产纠纷,一直以来不能化解矛盾。11月中旬,两位当事人在威远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调解下,仅用半小时就达成了和解协议。
“我今年在二手房交易买卖中,产生了房屋买卖纠纷。房主和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通过威远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大力调解,事情圆满解决了。威远司法所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林川乡村民拜某某说。
长期以来,互助县司法局始终以群众反映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为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多方筹措资金40万余元,打造了“临街落地”的“窗口式”“一站式”“枫桥式”五星级威远司法所,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树立了样板。
互助县威远司法所所长 李德华说:“我们将立足本职岗位,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努力把威远司法所建设成基层法治建设服务的一线平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线阵地,统筹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线窗口,为群众法律需求答疑解惑。”
党的十八大以来,互助县人民调解工作从进村入户排查化解到三调联动,再到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的形成,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调解员队伍也从以前的几十人发展壮大成了现在的300多名,公开招聘的19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分配到基层司法所,进一步提高了基层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十年间,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从无到有,做到了城乡村三级全覆盖,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互助县司法局法治宣传与教育中心主任蔡海清介绍,十年来,圆满完成“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和“八五”普法启动落实工作;全面打造基层民主法治建设,2021年,五十镇班彦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022年台子乡下一村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大力打造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七五”普法后期至今共打造乡村“法治文化长廊”24处,法治文化校园1处,法治文化墙1处,法治文化小区2处;实现智慧普法,落实线上线下普法宣传责任制。
十年来,互助县呈现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以司法行政机关履行社区矫正首要监管职能,公、检、法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在服刑人员的衔接管理、教育矫治、帮扶救助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自2008年至今,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364人,累计解除1277人。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与民为亲。互助司法行政人铭记司法初心,擦亮为民底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狠抓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教育质效;持续开展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专项法律援助行动,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关爱社会特殊群体,零门槛给予法律援助等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十年来,5名先进个人荣获司法部表彰;社区矫正中心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社区矫正优秀示范点”;2014年塘川、林川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2021年林川司法所被评为“全省枫桥式示范司法所”。社区矫正中心、法治宣传与教育中心、基层司法所等部门先后被省市司法部门多次奖励。
回首十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互助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司法局党支部书记、局长郭宏福表示, 站在新的起点,互助县司法局将继续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法治建设为主线,以优化法律服务为保障,深耕主责主业,践行司法为民,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质效,为互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211/t20221122_980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