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遵义仲裁委:强化“三个保障”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2-11-09 作者:佚名

  遵义仲裁委员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坚持“公正、高效、便捷”理念,聚焦主职主业、推进改革创新、服务发展大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人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优的革新。16年来,遵义仲裁共化解商事纠纷7900余件,保障当事人经济利益103亿元,受案纠纷类型增长至40余类,已成为遵义市快速化解民商事领域矛盾纠纷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助力遵义经济社会民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制度保障是基础

  遵义仲裁委严格落实《仲裁法》相关规定,不断优化完善管理服务机制,通过制度赋能,提升案件质量。制定了《遵义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仲裁员管理办法》《仲裁文书核阅办法》《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制度基础进一步夯实。优化和规范办案程序,做到闭环管理、透明高效,对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的仲裁案件,启动专家咨询程序,多方论证,确保仲裁案件质量。明确仲裁员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严格执行仲裁员信息披露与回避、仲裁案件评价、仲裁案件评查等制度,做到事前披露、事中监督、事后评价,始终保障仲裁员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实现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有机统一。

  

  ——人才保障是关键

  近年来,遵义仲裁委严格执行仲裁员高标准准入机制,聘请了68名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340名全国法律、经贸、金融、建工、知识产权、涉外等领域的德能双优的专家和学者为仲裁员,形成了一支办案公正、廉洁、高效、务实的仲裁队伍。邀请知名专家以“云端+线下”方式,定期开展仲裁实务和职业道德专题培训,提升仲裁队伍办案能力和综合素质,夯实仲裁事业发展根基。

  

  ——质效保障是核心

  极高的结案率和极低的裁撤率是遵义仲裁案件高质效的有力佐证。近年来,遵义仲裁委办理的案件中撤裁率不到0.01%。每一起仲裁案件都经受住了双方当事人及司法监督的双重检验。多渠道优化办案程序,大力推行“网上办”和“非接触式”服务,大幅降低当事人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普通程序结案平均63.9天,简易程序结案平均29.7天,2018年裁决的一批类案从立案到执行到位仅45天,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成立至今,遵义仲裁委已有5个优秀案例入选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案例库。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211/t20221107_770273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