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司法局广场路司法所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2-07-22 作者:佚名
近日,人社部和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对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其中,贵州省司法行政系统8个集体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2名同志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3名同志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为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的正向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省司法厅决定对先进典型开展宣传推荐活动,现将获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事迹予以展播。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司法局广场路司法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等。自觉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第一立场、第一原则、第一要求和第一检验。不逾底线守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认真完成人民调解、法治宣教等本职工作,扎实完成脱贫攻坚、创文巩卫、疫情防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重点工作,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凯里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创新诉源治理“1+8+N”共治模式,充分发挥中端联调化存量作用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司法行政机关业务指导下,在全省率先成立大十字街道联调中心,探索开创诉源治理“1+8+N”机制双反馈共治模式(即:搭建1个中心、串联8条线、整合N种资源)。
一是搭建1个中心,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发挥人民调解主力军作用,由广场路司法所具体实施,搭建联调中心,用好“联动调解平台”。
二是串联8条线,形成集中指挥与扁平化衔接备案双向闭环。8条线指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及行业部门5条线,各村(社区)网格摸排,当事人申请等7条矛盾纠纷来源线及1条联调中心风险预判结果反馈线。根据矛盾纠纷复杂难易、轻重缓急的情况,贯通纠纷来源及风险反馈闭环。其中突出“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服务,邀请法院速裁组参与调解,调解成功现场办理司法确认,满足“群众最多跑一次”服务需求。同时定期组织对辖区案件进行风险预判,形成风险研判报告,双向反馈至市综治中心及所衔接的行业部门,形成闭环。
三是整合N种资源,实现多方力量深度融合。整合法官、检察官、律师、人民调解员、治安积极分子等各方资源,参与调解,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格局,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努力实现纠纷不升级、矛盾不上交。
2021年,联调中心共受理纠纷2890件,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011.5%,成功调解纠纷2580件,对比去年同期增长866.2%,其中司法确认1267件,同比去年增长了83.4倍。涉及金额2.3亿元。同年12月,广场路司法所(大十字街道联调中心)作为全省诉源治理工作观摩会观摩点,圆满完成观摩任务。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筑牢基层法治建设“桥头堡”
一是强化法治宣教工作,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为宣传重点,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2021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8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发放普法宣传品800余件。同时,司法所所长担任辖区内3所学校法治副校长,深入各学校、机关单位、企业开展法治宣教课18次,受教育群众达9000余人。
二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着力基层法治建设。司法所共指导联系2家律所,作为党建指导部门,上门指导18次、上党课12场次,所联系的律所无违反规定从业现象。3年来,认真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要求,组织辖区内各村居与万木春律师事务所签订《村居法律顾问合同》21份,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72人次,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5人次组织律师、法律顾问参与调解120人次。
全力配合完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队伍教育整顿等重点工作,坚定为民服务
一是全力完成帮扶任务,常态化走访,全力配合顺利接受脱贫攻坚国检省检等多次检查,脱贫成色十足。
二是常态化开展“法治进乡村”等活动,积极组织法治力量深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保障防疫措施落实落地。
四是积极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全力巩固整顿成果,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坚定为民服务决心,树立司法行政铁军队伍好风气。
下一步,广场路司法所将继续丰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为诉源治理工作提供硬核支持。
原文链接:http://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207/t20220721_756010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