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以“法律进农村”为钥 解锁乡村法治建设“三新”路径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包头市青山区司法局从夯实法治基础、提升服务精准度、推动治理融合等维度主动作为,将法治服务延伸至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逐步探索出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特点的法治建设新路径。
建强基层法治队伍
夯实乡村法律服务基础
坚持“专业力量 + 本土力量”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全区行政村的法治服务网络。
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为辖区所有行政村配备执业律师,通过驻点服务、线上答疑等方式,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专业服务;
培育本土法治力量。累计培养村级“法律明白人”200余名,重点选拔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经系统培训后承担政策解读、矛盾初调等任务;
开展常态化普法宣讲。结合农村实际需求,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累计举办法律讲座80余场,覆盖村民超万人次。
聚焦民生重点领域
提升法律服务精准度
针对农村生产生活中的高频法律需求,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法律服务行动。
强化农资领域法治保障。在春耕、秋收等关键节点,组织人员深入各村 “赶大集、设站点”,宣传假农资辨别方法、维权流程,指导村民留存购物凭证、鉴定报告等证据。近两年协助处理农资纠纷10余起,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
助力惠农政策落地。将粮食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中的法律要点梳理成书面材料,通过村委会、线上群聊等渠道推送,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依托村级调解组织,结合“法律明白人”初调、法律顾问指导的模式,高效处理宅基地纠纷、赡养纠纷等农村常见矛盾。
融入乡村治理体系
推动法治与自治协同发力
将法治建设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规范村规民约制定。指导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时引入法律顾问审核机制,确保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兼顾公平性与可操作性;
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在宅基地分配、美丽乡村建设等村级重大事务中,提前介入提供法律意见;
引导移风易俗。通过“法律明白人”宣讲、法治宣传栏展示等方式,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等不良风气,助力培育文明乡风。
原文链接:http://sft.nmg.gov.cn/sfyw/jcgzdt/202509/t20250926_27963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