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工作】三都县构建“1234”体系 绘就民族地区社区矫正新图景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三都县司法局积极探索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工作队、三种教育、四项机制”的“1234”民族地区社区矫正工作体系,以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智慧化为导向,持续提升矫正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质效,助力社区矫正对象平稳回归社会。
建强“一个中心”,促进社区矫正服务智能化
“在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可利用VR设备打造多种虚拟现实等教育场景,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沉浸式”体验教育。也可通过心理咨询、情绪宣泄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调节不良情绪,克服心理障碍。”三都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科科长吴观忠介绍说。
智慧矫正中心大厅
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因法律意识淡薄触犯了法律,初到中心报到时满是焦虑紧张。“没想到有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帮我,这种关爱让我放下戒备,也明确了矫正方向。”陈某的感受,正是中心服务效能的缩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都县司法局以奋力打造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样板为目标,采取旧材新用、升级改造、新增配置等方式,在黔南州率先建成“智慧矫正中心”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的“智慧矫正中心”涵盖监督管理区、教育帮扶区、综合管理区,建有指挥中心、报到登记室、心理咨询室等17个功能室,配备自助入矫一体机、人脸识别无感签到系统,引入心理自助测评仪及VR教育系统等。
同时,依托“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平台”的位置监控、越界报警、“在矫通”APP、在线学习等功能,结合“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强化监管,既减轻社区矫正工作者负担,又提升教育质量,为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筑牢科技支撑。
组建“两个工作队”,促进社区矫正管理专业化
“智慧矫正中心”仅是三都县司法局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的一个缩影,如何解决监管力量不足与社区矫正工作强度增大的矛盾,是县司法局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
为此,三都县司法局推进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构建“社区矫正管理局负总责、工作队抓日常监管教育、司法所辅助”的职责体系,并将其融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1+6+1”社会治安重点任务,推动执法管理提质增效。
针对民族地区语言特点,三都县先后组建两个熟悉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的“双语”社区矫正专门队伍,统一制定工作证和购买作训服装,工作队实行集中办公,对矫正对象实行统一管理。目前,两个工作队共有工作人员20名,也是黔南州第一支社区矫正专业化社区矫正队伍。
如今,“队建制”改革既解决了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努力做到管得住、管得好,防止脱管、漏管,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更便利、更全面的服务。
坚持“三种教育”,促进社区矫正教育精准化
“入矫后,在司法局工作人员和省女子强戒所派驻民警帮助下,我认清了错误,希望用行动回报社会。”在一次爱心帮扶座谈会上,社区矫正对象吴某某与爱心人士共同帮扶10户贫困家庭,捐赠现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1万元。这样的案例,在三都并非个例,吴某某用爱心真情帮扶困难群众,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善举,充分展示了社区矫正对象回报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彰显了三都县司法局教育矫正工作的实际效果。
在开展社区矫正教育过程中,三都县司法局坚持“线上送教+线下讲学、个别谈话+集体交流、思想教育+身体力行等形式做好社区矫正日常教育。贵州省女子强戒所派驻民警梁雪涛说:“在个别教育中,我们终坚持有一分光便发一分热,积极奉献,乐于助人,有效帮助了许多矫正对象,促使他们厚植积极生活的力量,涵养努力生活的精神。”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团辅
健全“四项机制”,促进刑罚执行一体化
刑罚执行事关法律权威与社会稳定,但县区级司法行政部门常面临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矫正效果不佳等问题。对此,三都县司法局通过“四项机制”深化监地协作,推动刑罚执行一体化,破解工作痛点。
建立“共建共商”机制。三都县司法局分别与贵州省黔南监狱、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三都县拘留所挂牌成立刑罚执行一体化协作单位、社区矫正协作单位和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推动监地协作、在监服刑人员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事项落到实处。同时,黔南监狱、省女子强戒所还在县司法局设立心理矫治、辅导工作站,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与业务培训。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借助黔南监狱、省女子强戒所人才优势,每季度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一次矫正对象心理辅导和对社区矫正工作者进行心理知识业务能力培训,及时分析研判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矫正对象心理档案,助力其平稳度过矫正期。今年来,共开展心理团辅活动3次,个体心理辅导15人次。
建立“平台共建”机制。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黔南监狱、县拘留所开展“监禁刑罚实地教育”,强化“服刑意识”;依托安置帮教优势,组织团队到黔南监狱开展政策宣传与亲情帮教,促进在监人员安心服刑、悔罪自新。今年已开展活动2次,通过“墙内墙外”对比提升教育精准性。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拘留所开展警示教育
建立“执法共检”机制。落实监狱选派民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组建监狱选派民警和司法局业务骨干工作组,参与社区矫正案件评查、审前社会调查和拟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社会调查评估等执法活动,切实提升联动执法实效。截至目前,共有3名民警全面参与到三都县社区矫正工作,提出社区矫正执法建议20余条,解决突出问题14个。
“社区矫正既是充满希望的事业,也是温暖的爱的接力,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三都县司法局副局长王金权表示,未来将持续呼吁更多志愿者参与,为社区矫正对象注入关爱与支持,助力其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推动民族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作者吴观忠)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wgz_97/sqjz/202509/t20250922_886375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