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深耕细作筑牢基层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来源: 安徽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淮北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纠纷化解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度。
“网格兜底+即时处置”,实现矛盾源头防范。积极构建“网格化”排查预警机制,组织广大调解员主动下沉至村社、厂区车间等基层一线,对常见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劳资争议等开展日常滚动摸排,通过“网格兜底”,确保纠纷苗头早发现、早介入,通过“即时处置”,力争小事不拖延、就地快化解,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13186件、化解13109件,调解成功率99.89%。
构建全方位调解体系,确保纠纷就地化解。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纵向延伸服务触角,将调解工作站点直接设到居民家门口,提供便捷服务;横向整合社会资源,广泛邀请行业专家、法律工作者、退休干部等多元力量加入调解员队伍,并常态化开展法律政策、调解技能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化和公信力,让群众遇到纠纷时“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解得了惑”;吸纳退休政法干警、“五老”人员等专业调解员107人,组建医疗、物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61个,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培训60场次、化解疑难复杂案件222件。
强化“以案释法”普法宣传,提升全民法治素养。鼓励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紧密结合案情,向当事人阐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为边界和法律依据,将调解过程变为生动的普法课堂。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载体,推送和解析典型案例,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从思想根源上降低矛盾发生率,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普法矩阵宣传推送法律知识、典型案例503次,覆盖群众14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sxdt/579927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