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99.09%的安全感背后有一个守平安的她
来源: 广东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在9月16日召开的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上,广州市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处长肖丹用三个关键词分享了自己奋战在平安建设一线的体会。会上,她刚刚获评2022年-2024年度平安广东建设先进个人。
在广州这座实际管理人口2000多万人的超大城市,看起来温柔瘦弱的肖丹却是守护平安的“硬角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群众安全感99.09%、平安建设满意度98.82%。广州连续四年获评平安广东建设考评第一名。
“化身”网格员上门走访
这些年,肖丹做的都是事关群众安全的“硬核事”:社会面治安防控、“命案防范”攻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巩固提升、专门学校建设、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
“很多人见到我都惊讶,说怎么一个瘦瘦的、柔弱的女处长在搞治安?”肖丹笑道,“其实干起活来,女人也很猛。守护平安是我们每一个政法人的责任。”
肖丹爱往基层跑。每逢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全处下沉到一线,到街镇、社区检查指导社会面防控,协调调度群防力量驻守巡控,盯风险查隐患防极端,看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了没有……肖丹告诉记者,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构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安全感。
要化解矛盾纠纷,上门多少天合理?谁去跟?特殊人群能否实现上门面访?为此,她曾带大家到社区“化身”网格员,上门走访体验,自己一遍遍去基层走流程,再复盘,与街道工作人员交流,评估合理性,用脚一步步“走”出一套套解决问题的机制、办法,他们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得到了基层干部的一致好评。
小事背后系着千家万户
肖丹和同事们做的许多小事,背后都系着千家万户。
暑假未成年人溺水事件高发。每年暑假前,肖丹就会让处里的同事们做好一件事:把往年全市发生过溺水事件的黑点都排查梳理出来,发给各区,要求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就是这么一件小事,推动广州未成年人溺水事件同比大幅下降。
问题少年怎么管?肖丹带着同事们借力全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专项行动的有利契机,会同教育、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致力推动专门学校建设。
从项目调研到规划编制,从实地选址到实体建设,从硬件配置到制度设计,他们都主动协调事项、督促进展、参与建设,消融异见、打通堵点,实现启新学校落地建成。
“我经常去看那些孩子。”肖丹告诉记者。几个月后,她欣喜地看到,经过学校的教育,曾经脏话连篇、不爱学习的孩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与50万“广州街坊”共护平安
为什么广州市民安全感逐年上升?肖丹认为,群众才是最大依靠。
近年来,广州以“广州街坊”统合全市群防力量,在全国率先创设最小应急单元,累计培育“广州街坊”品牌队伍326支,推动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9万个,发展形成群防力量50余万人,涌现出南沙区沥心沙大桥事故中拦车救人的黄福森群体、白云区大源村山体滑坡事故中为救护被困群众而牺牲的汤伟鹏等一批见义勇为先进代表。
“看到汤伟鹏牺牲的时候,手臂上还戴着鲜红的‘广州街坊’袖标,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一幕,让肖丹深受感动。
汤伟鹏是50万“广州街坊”中的平凡一员,也是广州“最小应急单元”的成员、骨干。为了给“广州街坊”解决后顾之忧,肖丹和同事们在领导的带领下促成了一件事:广州每年出资100万元,为实名注册的“广州街坊”群防共治人员购买人身意外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她还牵头推动了广州市见义勇为相关章程的修订等。
“汤伟鹏牺牲后,得益于前期建立的完善保障机制,我们第一时间为他申请了保险理赔,并争取了见义勇为奖励等。”肖丹告诉记者,“这让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dwjs/content/post_1871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