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赖”的狡辩,佛山南海法官在“迷雾”中破解执行难
来源: 广东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法官,我确实没有钱”。这是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法官黄钻贤在执行工作中最常听到的话。
面对“老赖”们的狡辩,她用智慧与毅力在“迷雾”中找寻线索,一点一滴拼凑出“老赖”无法抵赖的铁证,一次次将判决变为“真金白银”,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
黄钻贤获得群众赠送的锦旗
闪电执行人:
与时间赛跑的司法速度
“法官,我看到被执行人的车了!”一天的午休时分,黄钻贤接到申请执行人的电话。她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带着两名执行干警和一名法警火速赶往现场。
这是一起普通的劳动报酬案件,标的额不大,但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黄钻贤深知,执行时机转瞬即逝,快速响应是破解执行难的关键。到达现场后,她迅速组织警力进行搜查,成功扣押了被执行人车辆。
黄钻贤没有就此止步。她敏锐地意识到,拍卖处置车辆周期较长,无法满足申请人尽快获得劳动报酬的迫切需求。“找出被执行人才是破局的关键。”她立即转向物业管理处,核实到被执行人已搬迁至新的经营场所。
黄钻贤遭被执行人家属阻挠
在新场所,面对被执行人家属的阻挠,黄钻贤沉着应对。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释法,黄钻贤说服被执行人到庭调解。最终,被执行人当场凑齐款项,通过现金和微信转账方式全额支付了劳动报酬。收到劳动报酬后,申请执行人特意送来一面锦旗,感谢执行干警用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速度与温度。
犀利调查者:
穿透“无财产”迷雾的司法智慧
快速出击,是固定证据的有效措施。但多数情况下,“老赖”早在判决前就做好准备。在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被执行人不仅委托律师到庭申报名下没有财产,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履行能力有限。
面对“无财产”的申辩,黄钻贤没有简单采信。她核查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得知被执行人曾在2019年收到70多万元款项。顺着这条线索,黄钻贤先后前往多家银行,仔细核查被执行人账户往来明细。
黄钻贤核查被执行人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发现被执行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账户中确实存在几十万元的大额转账记录,同时还发现其宅基地已转移至他人名下。“请解释这些大额资金的去向。”当黄钻贤将一系列证据摆在被执行人面前时,对方哑口无言,再也无法用“无财产”的理由搪塞。黄钻贤趁热打铁,严肃告知其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最终,被执行人不仅就30万元案款达成和解分期协议,还当场支付了第一期款项10万元。
有些“老赖”面对铁证依然傲慢。“对于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我们将依法进行司法拘留。”黄钻贤说,在一起不当得利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梁某始终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直到动了真格,梁某才急忙联系家属凑钱,在送拘路上将全部案款一次性付清。
温情调解员:
修复社会关系的司法艺术
执行利剑,既有惩戒“老赖”的铁腕雷霆,亦有体恤“困者”的柔情春风。“法官,我不是不想给,实在是......”在一起长达12年的抚养费纠纷执行案件中,作为母亲的被执行人向黄钻贤吐露了心声。
黄钻贤没有立即采取强制措施,而是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她了解到,被执行人在2012年离婚后已组建新的家庭,每月工资收入仅3000元左右,名下的车辆也是新家庭亲人凑钱购买。
机械采取强制措施可能会加剧亲情裂痕。黄钻贤注意到,被执行人虽然未直接支付抚养费,但从2016年开始,女儿频繁到母亲家吃饭居住,已经尽了部分抚养义务。
为此,黄钻贤先后组织3次执行开庭,耐心调解双方矛盾。后来,她创新性地提出:2016年至2024年期间孩子在被执行人家居住期间产生的费用,可折抵部分抚养费。这一方案最终得到双方认可,剩余4.3万元抚养费达成分期和解。“谢谢法官保住了我们母女之情。”被执行人如释重负地说。黄钻贤用司法温情修复了社会关系,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年均办案600多件的黄钻贤,在执行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她时而是与时间赛跑的“闪电执行人”,时而是明察秋毫的“犀利调查者”,时而是修复情感的“温情调解员”。多角色的自如切换,源于她对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一名新时代法官的专业素养与为民情怀。让每一份判决都变成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这是黄钻贤的工作目标,也是她不懈追求的司法梦想。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872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