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一纸检察建议唤醒青山间的红色记忆

来源: 四川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检察官与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查看旧址周边养殖场圈舍规范化改造情况

  

  

  

  

  检察官查看平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主体建筑三圣庙消防设施 平武县检察院供图

  

  在平武县平通羌族乡新民村,川陕省平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静卧于群山环抱之中,三圣庙门楼、红军桥、红军石刻标语等革命遗迹,如红色明珠点缀青山,无声诉说着红军长征经过平武的历史记忆。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在三圣庙建立平南县苏维埃政府,同时建立了当时绵阳市内唯一的党的县级领导机构——中共平南县委。红军在该地停驻的50余天里,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地百姓将松桥改名为“红军桥”,以牢记红军的功绩。红军战略转移后,反动势力对革命群众进行屠杀,遇害的革命群众被集中掩埋在三圣庙的后山上。这座始建于清代的穿斗式寺庙建筑,由此见证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上平武儿女投身革命的光荣历史。1980年,川陕省平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平武县政府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该旧址保护利用项目被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重点建设项目,并于2021年5月入选四川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疏于保护 旧址破败

  

  九十年岁月更迭,红军长征精神在平武县薪火相传,而铭刻着革命历史的平南县苏维埃旧址却遭受了岁月风霜的侵蚀。2024年4月,平武县检察院接到红军后代刘子清老人反映,旧址周围开设的养殖场因缺乏规范建设管理导致粪污无序排放,动物体臭、粪臭气息经久不散。

  

  收到线索后,平武县检察院检察官肖华立即前往实地查看革命历史文物保护情况。检察官在现场发现,因旧址疏于管理保护,屋顶瓦片脱落,木结构虫蛀严重,东南侧二楼仅靠临时木棍勉强支撑,严重的安全隐患迫使二楼宣教区域关闭;环顾四周,环境杂乱,附属设施陈旧破败,空气中飘散着养殖场刺鼻的腥臭味……“这些浸染先烈鲜血的墙壁,每一道裂缝都让人揪心。”刘子清颤抖的手抚过斑驳的墙面,这位守护旧址数十载的八旬老党员眼中满含忧虑,抢救保护旧址已迫在眉睫。

  

  检察官通过查阅历史档案、走访当地群众、实地勘验取证等方式深入调查,确认旧址系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研究红军长征时期地方政权建设的珍贵实物见证。然而,属地乡镇政府及文保部门落实管理保护措施不力,该旧址已出现墙体倾斜、地面塌陷、消防设施缺失等安全问题,革命遗址保护现状与历史价值不符。针对这一情况,平武县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经层报省检察院批准后,于2024年6月18日正式对文保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政府立案调查。

  

  因文保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政府对各自法定职责划分、旧址保护经费投入及后续保护措施实施等事项仍存在履职争议。为厘清各方职责,进一步推动落实各项保护措施,2024年8月,平武县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相关单位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村民代表,就如何加强旧址保护修缮及如何将旧址保护与红色旅游、红色教育、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进行充分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明确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由属地乡镇政府负责修缮旧址外围及附属设施、整改周边环境,文保主管部门负责旧址本体建筑三圣庙修缮工作。听证会后,检察机关综合各方意见和职责,向平通羌族乡政府和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分别发出检察建议。

  

  加强保护 焕发新生

  

  检察建议发出后,平武县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联动相关行政部门打通公益修复绿色金融通道,帮助周边养殖户争取低息贷款,在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完成圈舍规范化改造,实现旧址周边环境源头治理;积极协助文保主管部门向县委县政府申请文物和文化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属地乡镇投入10余万元,对破损凉亭、墙体瓷砖、红军石刻标语、人物塑像及保护标志进行修缮,并于2024年11月完成修缮。同年11月13日,平武县检察院经跟进监督确认整改效果后,终结案件。

  

  各单位对旧址的修缮保护并未结束。在检察建议的推动下,今年1月,旧址主体建筑修缮工作正式启动,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落实300万元专项保护资金,用于推进主体建筑三圣庙木结构加固、屋面翻新等修缮工程,同步争取200万元资金打造苏维埃政权建设主题展馆,预计今年底前完成。截至5月,旧址在文物专家指导下,已完成外观维护及部分内部结构加固,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肖华告诉记者,平武县检察院正探索创新“司法守护+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工作模式,推动红色革命文化在旧址修复工作中焕发新生。

  

  如今,旧址前红旗招展,修缮一新的三圣庙青砖灰瓦重现庄严肃穆。“苏维埃是工农兵士穷人的政权”“穷人万代翻身抬头”等红军标语清晰如初,吸引了大批干部群众前来瞻仰。“检察履职不仅保护了红色遗迹,更守护红色根脉。如今的平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不仅是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刘子清老人高兴地说道。

  

  魏玲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霜霜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pasc/20250919/29925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