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头跑到“一站清”——铜川市印台区“三化举措”打造基层解纷终点站
来源: 陕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群众带着问题来到“导诊台”,在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引下,前往对应窗口“求医问诊”……这样的场景并非发生在医院,而是铜川市印台区综治中心的日常写照。
“我对小区物业服务不满意,跟物业公司产生了矛盾。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很专业,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帮我把问题解决了。”9月11日,在印台区综治中心化解了矛盾后,市民刘某由衷地说。
“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已成为印台区群众的共识。这也是印台区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今年以来,印台区以规范化、法治化、精细化为抓手,统筹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4件,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一幅生动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打造“只进一扇门”服务阵地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8月26日,家住印台区城关街道的王某走进印台区综治中心,引导员立刻上前询问。
“我和邻居因为房屋漏水赔偿问题一直没谈拢,想来这里调解一下。”王某说。
了解需求后,引导员将王某带到调解室。调解员先是问明了详细情况,又找来王某的邻居,从“远亲不如近邻”的角度出发,讲情理、说法理,解开了二人的心结,促使二人达成调解协议。“拖了几个月都没能解决的事,在综治中心不到2个小时就解决了,我们对调解结果很满意。”王某说。
从愁眉不展到笑颜绽放,王某坦言,相较于以前有了问题不知道该找谁解决,调解员专业、细心的司法服务更让他们心服口服。“专业的法律服务,不但提高了矛盾化解的效率,还让我们在调解过程中学到了法律知识。我们以后一定会和睦相处。”王某的邻居说。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印台区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统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把“入驻人员要懂业务、会调解”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抓手,抓实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综治中心是群众的‘解忧服务站’,要让群众在这里体验到高效、快捷的服务,我们的工作人员就要懂规范、熟业务。”印台区综治中心主任刘斌说。
印台区在对综治中心各项功能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引导受理、多元化解和指挥调度等功能区域的基础上,在“软件”上持续发力,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指南和任务清单,并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强化入驻各部门工作人员对“五个规范化”要求的理解和执行,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成为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
在陈炉镇综治中心,统一的工作指南和任务清单被张贴在醒目位置。调解员高亚峰说:“工作指南和任务清单就像是‘路线图’,不仅让我们处理问题有章可循,也让来办事的群众一进门就知道该找谁、怎么办。”
构建“一揽子调处”工作格局
“我是在收购你们厂子化工废罐时受伤的,你们应该给我赔偿。”“我们已经提醒你做好防护措施了,你没有注意,也有责任。”8月初,在印台区综治中心秋侠调解工作室,廖某和陈某吵得不可开交。
原来,廖某在陈某经营的砖厂收购化工废罐时发生意外,致使眼睛、呼吸道、嗓子、右小腿皮肤等部位受损伤。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矛盾,并引发肢体冲突。“首先,老廖在收购化工废罐时受伤,砖厂应该赔偿。其次,老廖也要根据鉴定结果确定赔偿数额……”在法官、律师参与下,调解员耐心调解着双方的矛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廖某和陈某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工作不是和稀泥,而是要在法律框架下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秋侠调解工作室负责人焦秋侠说。
“不仅要解决矛盾,还要让群众对调解结果心服口服。”这是印台区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印台区综治中心构建了“一站式统一受理、靶向式分类流转、多元化依法办理、全过程闭环管理”调处化解体系,搭建了调解、仲裁、咨询等解纷载体,引入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及专职人民调解员等专业调解力量,组建了百名高素质调解人才库,形成了多调联动、优势互补的调处局面。
在印台区综治中心指导下,各镇(街道)以“一镇一特色”调解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调解品牌。红土镇“小成说事”工作室的调解员,以其亲和力和专业性受到群众信赖;三里洞街道“群议坊”通过群众议事的方式,让矛盾纠纷在民主协商中化解;王石凹镇“地企协作”机制,成功调解多起企地纠纷,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利益找到了平衡点……各具特色的调解品牌不仅让群众的幸福感更足,也让基层治理的根基更加坚实。
筑牢“一体化联动”的治理根基
“月初的时候,小刘来家里走访,发现我家的窗户有损坏。第二天,志愿者就上门帮我换了。”8月28日,印台区南苑社区居民李某说。
“李大爷是独居老人,当时我发现他家玻璃坏了,想着如果不赶快修好,一下雨老人就要遭罪了,于是通过‘平安铜川’小程序上报了情况。”社区网格员刘霞说。
活跃在群众身边的网格员,是民情的“观察员”、政策的“传声筒”。为了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印台区将全区细分为948个网格,378个党小组、195名党员中心户与网格精准匹配,形成“党组织+网格”治理新模式。网格员精准管理着连心户、暖心户、放心户,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每个月,印台区综治中心还会出具分析报告,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预警。“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工作提示函、风险预警函等形式,累计分级预警60余次,将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印台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霍瑞鹏说。
不仅如此,数字化赋能也让印台区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智能化。“我们通过‘531’立体网格治理模式和‘平安铜川’小程序,实现了‘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霍瑞鹏说,自平台运行以来,印台区已解决群众诉求455件,消除风险隐患238起,真正实现了民生诉求“一键通达”。
规范化、法治化、精细化,印台区通过“三化举措”,让综治中心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平安印台建设的“强引擎”。如今在印台区,“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体验。
原文链接:http://www.sxzf.gov.cn/html/14/1498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