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协同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从今年5月开始,进贤县公安局对全县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创新实施“技防、物防、人防”三防协同机制,推动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技防”支撑精准除隐患 国省道作为交通主动脉,车速快、事故多发一直是治理难点。进贤县公安局精准施策,将“科技赋能”融入交通管控各环节,以“动静结合”的技防体系筑牢安全屏障。 “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查处超速等违法行为5200余起,过往车辆速度普遍控制在60km/h内,执法震慑效应显著。同时,按照国省道减速标线专项排查要求,在支路口、村口等车流交会重点部位科学设置减速带766处加密入村道路减速设施,有效控制非机动车汇入主路时的车速,从源头减少路口交通冲突点,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以“物防”措施促整改 “小小贴纸,晚上可发挥着大作用咧!”在前坊镇街头,民警擦去村民老张电动三轮车后的灰尘,将夜间反光标识贴上,并嘱咐他出行谨记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为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依托路面劝导站开展“亮尾行动”,免费为全县7.4万辆电动自行车粘贴反光标识并登记编号,既提升了非机动车夜间出行安全性,又实现了交通违法溯源管理,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隐患。 据了解,今年以来,进贤县公安局以“闭环治理”为核心,聚焦“路、人、车”三大关键要素,全面排查整改道路安全隐患,用扎实的“物防”措施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考虑到午后、傍晚、凌晨等时段驾驶人易疲劳、事故高发的特点,该局创新推出“视觉+触觉+听觉”多维警示措施,增设抗疲劳振动标线2700平方米,通过路面振动提醒驾驶人保持清醒;安装防疲劳激光镭射大灯10个,利用强光警示消除倦意;布设反光突起路标5742个,强化夜间道路辨识度。 “人防”网络筑牢安全网 “老乡,骑行电动自行车一定要戴好头盔,扣紧卡扣……”在下埠集镇中心劝导站,民(辅)警正与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一起开展头盔劝导工作。 “我们广泛发动各级力量,把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让安全管控覆盖每一个薄弱环节。”进贤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大队长吴育平介绍,进贤县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以“全域管控、精准服务”为目标,构建起“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治“人防”网络。 在路面管控上,在常态化联勤巡逻和“午间、黄昏”专项行动基础上,该局每日增派50名警力下沉至事故易发路段,加密凌晨等薄弱时段的巡查频次,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管控。同时,组织村镇干部、网格员对国省道沿线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敲门入户”全覆盖教育,联合各乡镇(街道)在中心劝导站、村委会路口、国省道沿线重要点位值班巡逻,累计劝导行人、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2.6万起。 如今,行走在进贤县的城乡道路上,国省道车速平稳有序,农村路口隐患逐步清零,群众出行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5/0929/20250929668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