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穿墙引线,以情助力新生——江西监狱联合红苹果公益组织开展亲情拓展营活动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一道高墙,隔开的是距离,却隔不断血浓于水的亲情。在一些孩子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的,陪伴是稀缺的,成长的道路因缺失而布满荆棘。他们或许不曾说出口,却在心底无数次发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而在墙的另一端,也有无数个夜晚,罪犯望着铁窗外的月光,反复咀嚼对家人的愧疚与思念。
近日,由江西省监狱管理局与红苹果公益联合举办的“穿墙引线·让爱回家”亲情拓展营在温圳监狱温情落幕。4天时间里,15组家庭从湖南、福建和省内各地奔赴而来,以爱为针、以情为线,在高墙之内编织出一幅团圆与希望的画卷。来自高校、公益组织及社会各界的26名志愿者与温圳监狱民警携手,为这些因亲情缺位而饱受困扰的家庭搭建起一座心灵之桥。 破冰之旅: 从心开始,让爱流动 活动首日,志愿者主动结对跟进,与每组家庭深入交流;游戏现场,家长与孩子在引导下相互鼓励、协作配合,通过消除陌生感游戏等心理拓展训练,拉近彼此距离,改善沟通方式,建立信任关系。 围炉倾诉分享会、儿童心态建设工作坊、生命教育工作坊、家庭关系工作坊等环节轮番上演。志愿者以互动游戏、亲子关系修复、生命教育为核心,既让孩子们领略课堂外的美好,更悄然消融心与心的隔阂。监狱民警志愿者感慨:“真切感受到部分罪犯子女因缺乏父母陪伴,存在自信不足、胆小内敛、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这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造罪犯、助其重获新生并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意义重大、使命非凡。” 纸短情长: 以笔传意,爱意留存 “妈妈,您辛苦了。爸爸不在家,您一个人带着我们三姐妹,我还总是惹您生气,对不起妈妈,我爱你。”叛逆期的小娴(化名)在家庭关系工作坊中泪如雨下,紧紧抱住母亲。生命因相互照亮而温暖,因懂得感恩而丰盈,志愿者在拓展营中播撒温暖与感恩的种子,在家属与孩子心中扎根,引领他们拥抱美好未来。 “用手思考”追逐梦想工作坊里,罪犯子女亲手制作手工贺卡,用画笔写下“亲情寄语”、勾勒向往生活:“爸爸,我想变成一只小鸟,和你一起自由地在天空飞翔”“爸爸,爱可能会消失,但我对你的爱不会消失”。笔尖的文字、画纸的色彩、稚嫩的涂鸦,似破土嫩芽满溢憧憬;孩子们还用彩纸、黏土制作礼物,将思念与期盼融入每一份手作之中。 亲情帮教: 拥抱归航,爱意奔涌 面对面,是最近的距离,也是最暖的时刻。亲情见面会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温暖的拥抱、催人泪下的呼唤交织在会场,每组家庭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时光,用倾诉传递思念与期盼,悔恨与喜悦的泪水浸湿衣衫。小琳(化名)几乎踉跄着扑向父亲,梦中无数次模糊的双手,此刻真实握在掌心,父亲的肩膀成为她记忆里柔软的依靠。现场大屏幕播放着拓展营点滴与亲属访谈视频,看着家庭诉说艰辛、孩子展露笑颜、亲人道出殷切嘱托,许多罪犯不禁泪流满面。 志愿者还为每组家庭拍摄期待已久的“全家福”,捧着新鲜冲洗的照片,大家红着眼眶轻轻抚摸画面;同时为未成年家属捐赠人身意外保险,用善举守护孩子健康成长。这场相见,是团聚更是心灵救赎——对罪犯是重生动力,对孩子是童年慰藉,对社会是“爱与救赎”的生动诠释。 深化品牌: 以爱为舟,以新为岸 “穿墙引线”从未止步于一场活动,而是以“破冰—融冰—筑桥”的梯度矫治路径,构建“心理修复+家庭重建+社会融入”三维赋能体系,打造“大帮教”新格局。高墙内外联动中,志愿者传递社会温度,家属见证罪犯重塑自我,真正实现“帮一人、暖一家、稳一片”,更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开展普法、文化帮教、健康帮扶,推动工作从“高墙内”向“社会面”延伸,让“赣心桥”品牌理念落地生根。 江西监狱认真落实党的监狱工作方针,严格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以“赣心桥”为牵引,持续推动教育改造社会化:通过临释人员个性化精准“画像”对接地方司法局,打通回归“最后一公里”;以亲情帮教大走访为抓手,充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力量与方式,用精准帮扶为特困家庭儿童撑起保护伞;更以情感联结修复家庭关系、救助困境儿童、化解潜在矛盾,用教育改造降低再犯罪风险,让法治温度可感可知,让新生路径可触可及,为“平安江西、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最坚实、最温暖的力量,让每一颗迷途心灵都能重寻方向,每一个破碎家庭都能重拾希望,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5/0926/20250926667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