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薪火 筑牢法治根基”应用法学研讨会在江西井冈山举办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司法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9月18日,由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中国应用法学》编辑部、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和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吉安市法官协会承办的“赓续红色薪火 筑牢法治根基”应用法学研讨会在“中国革命的摇篮”江西井冈山举办。来自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代表,全国部分高中基层法院代表、获奖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两个结合”的要求,深度挖掘红色司法文化资源,研究探索红色司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傅信平,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应用法学》主编陈志远,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肖洪波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吉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彭学凯致辞。
傅信平指出,传承红色司法基因是人民法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汇众力集众智,加强红色司法资源理论研究。江西法院持续推出一批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建强一批宣传展示阵地,宣介一批红色司法故事,为新时代进一步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提供思想基础和学理支撑,推进红色司法融合创新。二是要坚持学用结合,从优良传统中熔铸信仰力量。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以“如我在诉”意识用心用情办好百姓身边案,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三是要凝聚奋进力量,在传承创新中共绘司法新篇。持续提高审判工作质效,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
陈志远指出,一是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切实把这个最大政治优势转化为司法履职优势,转化为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优势。二是要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让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三是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高度重视国法天理人情相结合,依法公正裁判案件。四是要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加强对红色司法文化的研究阐释、宣传推广和传承转化,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彰显法治担当。法研所将同全国各级法院携手并肩,共同推进应用法学研究繁荣发展,为助力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肖洪波表示,红色是江西最亮的底色。党领导人民在江西建立的红色司法体系,是人民革命战争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创新创造。今天正值“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全国上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缅怀革命先辈之际,我们联合举办这次研讨会,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重要要求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行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彭学凯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吉安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寻找真理的坚实足迹,每一段历史都见证着庐陵文化传承千年的深厚底蕴,形成了忠诚于党、英勇斗争、服务大局、司法为民、追求公正等优良司法传统,是做好新时代司法审判工作的不竭动力。全市法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从红色司法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力量,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吉安、法治吉安,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贡献法治力量。
会议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徐英荣主持。
与会领导为获奖作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晓耕,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其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侯猛,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建辉,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晓耕从红色司法的历史经验及传统法的法律文化品格出发,从实事求是、明德慎罚等角度,就法官如何妥善运用好法律、弥补法律文本和法律制度缺陷、推动良法善治作了主旨发言,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建议。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其才以“通过司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题作主旨发言,从司法的政治性、人民性、公正性、文化性等角度谈为什么要传承,进而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容的全面性、形式的广泛性、影响的久远性等角度谈传承内容,并结合具体裁判类型阐述司法实践中的传承方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侯猛从法社科的视角就如何研究红色司法作了主旨发言,提出和论证了实地考察与历史资料、历史档案相结合,司法制度本身与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相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红色司法制度相比较,当代司法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一步丰富了红色司法的研究视角和路径。
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建辉以“激活红色司法基因 点亮新时代司法火炬”为题作主旨发言,结合吉安法院红色司法的传承与发展,从一颗红心跟党走、一寸丹心为大局、一片匠心止分争,一抹初心为人民等几个方面,就人民法院新时代如何传承红色司法基因,淬炼忠诚队伍、服务发展大局、推动实质解纷、做实司法为民作了重点阐述。 下午的研讨会分为论文组和案例组两个分论坛进行,分别由《中国应用法学》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杨奕和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王慧军主持。10名获奖作者分别作了交流发言,10名嘉宾进行点评,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谈。 1.研讨会论文组分论坛
2. 《中国应用法学》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杨奕研究员主持
3. 上海海事法院海商审判庭法官助理韩赟斐围绕《RCEP框架下国际航运争端解决机制中红色基因嵌入与法律规制研究》论文发言
4.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辙点评
5.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宣传处副处长刘锋围绕《融媒体时代红色法治文化宣传的路径优化》论文发言
6.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杨文辉点评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彦铭围绕《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刑事裁判文书说理的路径》论文发言
8.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谢红星点评
9.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王馨琦围绕《数智化赋能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研究》论文发言
10.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张琦点评
11. 山东省沂南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谢腾飞围绕《“沂蒙精神”融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的实现路径》论文发言
12.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党史文苑》编辑张丹点评
1.研讨会案例组分论坛现场
2.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王慧军主持
3.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法官助理刘旭冉围绕《公益诉讼对烈士纪念设施的有效保护——安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不履行烈士纪念碑保护工作职责公益诉讼案》案例发言
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国军点评
5.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赵菁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视角下委托人去世后委托合同不宜终止情形的司法认定》案例发言
6.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刘念虎点评
7. 云南省剑川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李花瑜围绕《筑影壁偿光 息诉以睦邻——李某某与车某某相邻纠纷案》案例发言
8.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崔铮亮点评
9.山西省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荆曌宇围绕《红色文化资源不属于著作权保护的私人创作成果——王某诉郭某珠知识产权权属、侵权纠纷案》案例发言
10.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王晨点评
11.江西省万载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负责人曹永清围绕《承担扶养义务的“过继”养孙女可认定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陈某珍与辛某兰继承纠纷案》案例发言
12.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一级调研员姜永胜点评
会前,与会人员专门前往井冈山北山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致敬民族脊梁。大家一致表示,一定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葆初心本色、践行使命担当,砥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5/0922/20250922666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