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涉军案件无小事:一面锦旗背后的司法担当

来源: 湖南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徐法官,真的太感谢您了!我儿子在部队听到这个消息,也特别感动,嘱咐我一定要来当面谢谢您!”近日,军属刘某辗转近四小时车程来到市中院,将一面承载着两代军人深厚谢意的锦旗,郑重交到了民事审判庭徐姣艳法官手中。

  

  案件源于疫情期间的一起合同纠纷,其中一方当事人刘某是一名退伍军人,其子目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案件上诉至市中院后,承办法官徐姣艳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合同纠纷,更关系到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和后方稳定,绝不能“一判了之”,必须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为了消弭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找到矛盾的“症结”,徐姣艳和助理多次查阅卷宗,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深入沟通。她发现,双方除了法律上的争议,还有因长期纠纷积累的怨气和互不信任。于是,她决定将工作重点放在调解上。

  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徐姣艳及其助理、书记员放弃了午休时间,组织双方进行了一场曲折而又充满温情的调解。

  “我违约也是事出有因,说好的减租你却出尔反尔,况且违约金明显高出正常标准,我凭什么付。”刘某激动地说道。

  “按照合同约定,确实是你违约了呀,支付违约金天经地义!必须按一审判决给我支付。” 某物业服务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丝毫不让步。

  调解室内,双方一见面便剑拔弩张。为了让双方当事人直抒胸臆、理性沟通,徐姣艳决定采取“背对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委屈,充当“情绪垃圾桶”;另一方面,她精准抓住争议焦点,从法理、情理、事理多角度进行释法说理,引导双方从僵持的法律争议转向务实的解决方案。

  几轮沟通下来,张某态度有所缓和,表示自己企业现在确实困难,如果刘某能够立即全额兑付,愿意适当降低租金,免除违约金。“现在大环境不好,生意难做,这几年店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又遭遇大火,确实没办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所剩的一点积蓄又因为前段时间摔伤骨折全部花光。”说到难处,刘某有些哽咽。

  眼见调解进入僵局,徐姣艳起身将张某杯中的茶满上,耐心说道:“法院组织调解的目的是为了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双方当事人利益平衡点,从源头弥合矛盾、实现双赢。刘家两代人为国家奉献,他现在也确实是遇到困难了,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我们何不多拿出一些诚意和敬意,给军人家庭多一点理解和包容?我相信您绝对有这个格局和担当。”

  最终,在徐姣艳法官数小时的不懈努力下,一点点地缩小双方的分歧,一笔笔地核算账目,双方当事人也从最初的针锋相对,到逐渐平复情绪,最终互谅互让,达成了令双方都满意的调解协议。四年积怨,一朝化解。

  签完字的那一刻,两位当事人紧紧握住徐姣艳法官的手,连声道谢,之前紧张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握手言和的轻松与和谐。更令人感动的是,曾经的“对头”竟一同乘车离开,还相约共进午餐,真正实现了“化干戈为玉帛”。

  这份司法的温暖与公正,也通过电话传到了远在军营的刘某儿子耳中。当他得知困扰家庭的难题得到圆满解决,感受到地方政府和法院对军人军属的尊崇与关怀,内心涌起了深深的感动与欣慰。这不仅是解决了一个家庭的实际困难,更是稳了一方官兵的军心,鼓了部队的士气。

  这面沉甸甸的锦旗,不仅承载着军属刘某对法官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感激之情,更是市中院始终坚持“涉军案件无小事”理念、用心用情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生动缩影,诠释了人民法院用心用情用力处理好每一起涉军案件,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责任与担当,让法治的力量温暖人心,让尊崇的氛围萦绕后方。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943/63/153213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