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贸促+法院”联动高效化解3.45亿元金融纠纷 助力企业纾困与营商环境优化
来源: 湖南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近日,湖南省通过“贸促+法院”联动纠纷解决机制,成功调解一起标的额高达3.45亿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从法院委托调解到达成调解协议仅用时7天,不仅高效保障了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快速确认,也为债务人后续盘活资产、恢复生产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案中,某国有银行长沙分行于2020年至2024年间累计向主债务方发放了22笔流动资金贷款。后因主债务方陷入多起诉讼及强制执行,财务状况恶化,且部分担保人进入破产程序,银行遂诉至法院,要求主债务方偿还剩余借款本金3.45亿元及相应利息、罚息,并要求各担保方承担相应责任。 鉴于案件涉主体众多(7家法人及1名香港籍自然人),存在涉外因素、标的额巨大、抵押物横跨五个省市(重庆、云南、广东、湖南、安徽),且部分关联方已进入破产程序,法律关系错综复杂。若遵循传统诉讼程序,预计将面临审理周期长、处置执行难等挑战。为实质性化解矛盾,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沙中院)依托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建立的商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于2024年8月21日将案件委托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调解中心(以下简称湖南调解中心)进行先行调解。 湖南调解中心接受委托后,调解员迅速梳理案件核心争议,准确把握债权人希望快速实现债权与债务人期盼缓解还款压力的核心诉求。在调解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原则,围绕还款期限、担保责任履行方式、相关费用承担等关键议题,积极为各方搭建沟通平台,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经过多轮高效协商,各方于8月28日即成功达成调解协议。长沙中院随即根据协议内容出具民事调解书,为协议的有效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本案调解员指出:“此案充分发挥了诉调结合联动机制的优势,不仅为当事人大幅节约了时间成本与诉讼费用,有效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尤其为涉困企业提供了喘息之机,也为实质性化解诉讼矛盾探索了新的有效路径。” 据了解,自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于2024年11月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商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通知》以来,湖南法院系统积极推动机制落地。本案是该机制在湖南成功调解的第407起案件,标志着“贸促+法院”诉调联动模式构建的“一张网覆盖全场景、一站式搞定全流程、一条龙服务全环节”的解纷新生态正日益成熟,其在提升纠纷解决效率、降低解纷成本、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943/68/153062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