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半句留言

来源: 湖南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我是一名派驻看守所的检察官。2024年2月20日早晨,我点开无障碍约见检察官系统,一声清脆的“嘀”,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是留所服刑监区的吴东(化名),我要约见检察……”

  语音戛然而止,像被突然掐断。长期驻所的经验告诉我,这绝非普通的约见请求。无障碍约见检察官系统,就是为了让在押人员随时能通过语音留言,向检察官反映问题。而这个吴东,为什么只说了半句话?

  我没有立即找吴东谈话,而是通过刑事执行检察大数据综合监督平台查看吴东的信息:他因犯盗窃罪被留所服刑,两个多月后将刑满释放。监督平台能在海量执法数据中自动分析、发现异常,但平台数据显示吴东没有违规记录,一切正常。半句留言背后,莫非另有隐情?

  我启动了监控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追踪吴东。很快发现,前一天下午的会见画面中,他与母亲相对而坐、情绪激动,似乎在争论着什么。当天晚上,系统就收到了那半句留言。这两件事是否有关联呢?

  我们找到吴东,他神情紧张。我问到语音留言时,他连连摇头。我回放他和母亲的会见视频,沉默片刻后,吴东终于开口:“我妈来看我时说,花了1万元找管教‘关照’我,还说能帮我搞保外就医。我一听就知道她上当了,但又怕这件事跟管教有关,不敢举报……我用语音盒子约见检察官,还没说完,看见管教过来,我就赶紧跑了。没想到你们真的来了。”

  与管教有关?这很可能涉及重大监督线索!经汇报,我院立即成立巡回检察组,集中力量开展调查。

  我们找到了吴东的母亲。她说,一开始并不相信那个陌生电话,但对方准确说出了吴东的信息和监内情况,她不由得信了,于是凑齐1万元,匆忙赶到长沙,把钱交给了一个瘦高男人。

  我们顺藤摸瓜,查出那个号码的主人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名叫胡天(化名)。进一步调查发现,还有更多在押人员家属也接到了电话!

  经研判,胡天可能涉嫌诈骗,我们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同时也在调查:胡天怎么会知道这些在押人员的详细信息?是否有管教民警失职渎职?胡天到案后,一口咬定是与管教高强(化名)合伙诈骗,还提交了一张含有在押人员和家属信息的纸条。经过初步比对笔迹,高度疑似管教民警高强所写。难道真是他利用职权泄露信息、合伙诈骗?

  为了查明真相,我们再次梳理监控视频智能分析系统里半年以来的截图,该系统能从上千个摄像头中自动识别监管执法问题,推送给检察官。其中三张截图引起了我的注意:某天,胡天独自待在管教谈话室里,他从桌上拿了一张纸塞进口袋。这张纸,是否就是他提交办案组的那一张?

  我们找到管教民警高强问话,他说:“看守所进出人员多,我不记得胡天是谁了,我更不知道诈骗的事。那张记录纸是我写的,为了方便管理,我会记一些重点人员的情况,比如吴东有高血压,我特意记了他妈妈的电话。可那张纸突然就不见了,我找了好久没找到!原来是被胡天拿走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根据视频截图和外围调查终于查明事实:2023年11月的一天,管教民警高强正在和胡天谈话,中途有警察来找高强,两人在门口说了几句话。胡天就趁机一把抓住桌上那张记录纸,放进了自己口袋。出所后,他利用这些信息,诈骗了5名在押人员家属10万余元。他之所以诬陷管教民警高强,是因为高强之前批评过他,他想借机报复,顺便把事情搅浑,好减轻自己的罪责。

  三个月后,胡天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吴东和母亲专程向我们鞠躬道谢:“检察官,幸亏有你们,帮我们追回了被骗的钱……”民警高强也来到驻所检察室,诚恳地说:“检察官,谢谢你们,还了我清白!你们的智能分析系统,不光是监督我们,也能保护我们,是真正的高科技!”那一刻,我更懂了工作的分量——让公平正义不只停留在纸面上,更能真切温暖到人心最需要的地方。

  该案的成功办理,是“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的生动实践。这一机制目前正在全国检察机关大力推广。派驻检察室是“阵地”,巡回检察是“利剑”,科技赋能则是“手段”。三者融合发力,推动监督实现“智”变,有效破解“事多人少”的难题,全面提升监督能力与刚性。让我们用科技之“智”,强监督之“效”,着力守护刑罚执行公平正义之光!

  讲述人:湖南省长沙市星城地区检察院检察官 邓颖娴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943/62/153189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