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田间地头、晒谷场上、坚果树下,“双语”普法冒热气!

来源: 中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为增强广大群众法律意识,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勐卡中心法庭与村“法律明白人”、驻村工作队组成普法小分队,在田间地头、晒谷场上、坚果树下,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双语”普法宣传活动。

  

  守护“金穗穗”的普法“流动站”

  

  “老乡们!收谷歇口气,学法不吃亏!都来听听咋用法律守住咱们的‘金穗穗’!”在莫美村金黄的稻田边,身为“法律明白人”的村党支部书记一嗓子吆喝,乡亲们就笑着围拢过来,开启了一场田间普法课。

  

  “阿姐您看,这‘金穗穗’是咱们用汗水换来的。卖粮的时候要当场结清钱款,不能打白条,不要被任何事后多付钱的‘空头支票’所迷惑。”“双语”法官说。

  

  “天上不会掉馅饼!”驻村工作队队员翻开宣传册向老乡们说,承诺高利息的App都是骗人的。当一名刚从外地回来的年轻人反映老板压工资一事时,村党支部书记安慰道:“老乡,别担心,这事有办法解决。干活时的合同、工牌、考勤记录、工资条,哪怕是微信聊天记录,都攒好了!这宣传册上写着怎么收集证据、去哪里投诉,电话号码印得清清楚楚。”田埂上、稻浪间,答疑声、讨论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随后,普法小分队来到晒谷场,金灿灿的谷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队员们拿着宣传册,结合假种子维权、工伤索赔等案例,向村民们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乡亲们,维权要留凭证。”在农户家中,普法小分队阐释说,“大家平时就要树立证据意识,双方签字捺手印的书面协议要收好……”怎么签合同、怎么防诈骗、怎么维权,这些让人头疼的难题渐渐在乡亲们心中明朗起来。这个穿梭于稻田、晒场和农户家中的流动“普法站”,在丰收时节成为了乡亲们最坚实可靠的“法律粮仓”。

  守护“金果果”的普法小课堂

  

  在王雅村连片的澳洲坚果丰产栽培示范地里,沉甸甸的坚果青皮果实压弯了枝头。王雅村通过发挥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推广“订单生产+托养托管+合作经营”模式,全面覆盖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形成一套联农带农的有效机制。

  “好收成需要好技术,好收益离不开法律护航。咱们当村组干部的要先学懂弄通,不仅要让大家种出‘金果果’,更要用法律把它守得牢牢的!”身为“法律明白人”的王雅村监督委主任用佤语说。绿荫如盖的坚果树下,王雅村的“法律明白人”、驻村工作队队员、村组干部和勐卡中心法庭干警围坐在一起,畅谈法律知识,共话产业发展。

  

  “老乡!买化肥、农药可不能图便宜!”“双语”法官一边说一边举起普法手册,“买农资产品要看包装破没破、标签全不全、许可证号有没有,这‘三看’一个都不能少!到规范商铺购买正规化肥、农药,产业安全才有保障。”驻村工作队队员补充道:“大家在施肥打药时期一定要记住,购买农资产品的票据千万要留好,包装袋也别乱扔,这些都是咱们维权时的‘铁证’!”

  

  谈到土地流转,勐卡中心法庭干警耐心地解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必须签正规合同,价格怎么算、钱怎么付、年限是多久、土地用来做什么、到期怎么办都要写清楚。”村委会主任接过话茬说:“尤其是‘不准改变农业用途’,这一条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清楚,大家的土地权益才有保障。”

  

  “双语”法官还提醒道:“‘金果果’想变‘金豆豆’,还得靠规范合作。不管是订单收购、托管种植,还是入股分红,合同都要写得明明白白。谁该做什么、能分多少,权责清晰,合作才能长远共赢!”

  从守护“金穗穗”的田间地头,到呵护“金果果”的坚果树下,普法小分队用乡音将枯燥的法律条文化作乡亲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知识,真正让法治意识在丰收的田野上生根发芽。下一步,西盟县法院将继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创新普法形式,护航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西盟县人民法院)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61/2025-09/23/content_1280290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