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广西苍梧县:激活“茶船古道”文化赋能基层善治

来源: 中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拨法治之弦奏茶乡平安曲

  苍梧县激活“茶船古道”文化赋能基层善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茶船古道”两岸,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城乡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幅平安和谐的画面。

  近年来,苍梧县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政治工程”,在强化引领上矢志不移,以创新思维从谋篇布局“大写意”到精耕细作“工笔画”,再到赶超跨越“实景图”,一步一个脚印打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组合拳,更高水平的平安苍梧法治苍梧建设路径在“茶船古道”旁清晰可见。

  “警务驿站”筑牢平安“护城墙”

  “平安是老百姓最迫切的期盼,平安建设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苍梧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付枫表示,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是政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把县委、县政府的平安建设的“作战图”细化为“施工图”,主动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

  “家门口的警务驿站,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六堡镇山坪村瑶胞刘大爷至今还记得,今年4月他丢失身份证后,急忙向辖区派出所设在村里的“警务驿站”求助,民警梁向雄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户籍窗口人员,携带照相机、指纹采集仪等设备,上门为刘大爷办理身份证及户口本业务。

  “这个家门口的‘驿站’是我们说心里话、谈真想法,办实事的一个好地方。”山坪村党支部书记祝雪兰道出了群众的心声。群众的赞誉背后,是苍梧县政法机关创新构建的“警务驿站+科技引擎”基层防控体系默默发力,既提供服务又保障平安。离茶园村不远的警务驿站联合当地群防群治力量成为当地茶农的“平安前哨”。

  近年来,苍梧县公安局以“一村一辅警+一驿站一警长”为中心,在全县设立“警务驿站”39个、派驻警长39名、专职网格员(辅警)39名,实现“网格+警格”双融合全覆盖。通过网格“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模式,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治理“全覆盖”、群众诉求“全响应”。

  苍梧县公安局聚焦科技兴警战略,把警用无人机作为提升立体化作战能力的空中利器和“智慧警务”建设新的增长点,探索构建“无人机+警犬+N”联合救援机制,有效提升应对各类复杂环境的处置能力。这些“空中警鹰”进一步提升警务实战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让守护平安的盾牌更加坚固、更有智慧,为辖区群众筑牢一道坚实的“护城墙”。

  法治赋能泡出杯杯“和谐茶”

  “我们是六堡茶原产区,以六堡茶为主导产业,户户茶园,家家制茶,茶文化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位村民。无论走到哪户人家,只要品茶谈事,就会感到茶越喝越香、心越喝越宽。”苍梧县人民法院六堡法庭庭长梁晟深有感触地说。

  “一杯茶解解渴,两杯茶消消气,三杯茶说说事。”近年来,六堡法庭的“三杯茶”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早已和这里的六堡茶一样齐名。

  今年7月中旬,苍梧县石桥镇某村村民因风电项目租金分配不均引起纠纷,在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签订了协议书。

  调解过程中,苍梧县三级综治中心采用“情理+法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杯暖手茶、一句暖心话”的温馨调解方式,成功为双方当事人搭建了一座“舒心桥”,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缓解情绪,深刻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同时,镇、村综治中心发挥其属地优势,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问题解决。

  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找准社会治理的方子、找到守护平安的法子、找对联系群众的路子。马付枫坦言,“一杯茶调解法”以茶文化为载体,将儒家伦理、民俗习惯等与调解程序深度融合,既保留传统文化的亲和力与认同感,又赋予其解决当代社会矛盾的功能。这种融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体现了基层治理“情理法结合”的独特逻辑。

  苍梧县政法机关创新“茶船古道”法律服务团、“茶道调解室”、茶乡义警……延伸法治服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工作,主动对接茶产业发展司法需求,甘当“法治船夫”,化身为一个个流动的“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点”,乐当企业“法治卫士”,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苍梧县各级综治中心还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注入多种调解元素:完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入驻,与110报警服务平台对接;创新融合调解工作机制的“茶道调解室”“驿站调解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在应对突发矛盾纠纷时有条不紊,群策群力促和谐。

  今年以来,该县调解各类纠纷22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3.45%;排查矛盾纠纷250件,调解成功250件,调解成功率100%。

  “首席把脉”让六堡茶漂洋过海

  “梁法官,我是苍梧某六堡茶公司的省级代理商的委托代理人,双方一直合作得很好,突然我们就收到起诉材料,这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您先别着急,我通知对方一起先到法庭茶道调解室边喝茶边沟通。”

  去年3月底,在苍梧县法院六堡法庭的“茶道调解室”,庭长、县首席法学咨询专家梁晟了解到被告的委托代理人韩某是该省茶业商会会长。梁晟与双方代理人边品茶边畅聊六堡茶文化,通过茶道调解法,用一杯六堡茶作为切入点,成功调解了这起涉某知名品牌六堡茶省级代理商的重大代理合同纠纷案,既让双方释怀,又促成双方继续保持合作,实现“双赢”局面。

  苍梧县法学会借助“一村一辅警+一驿站一警长”机制,在全县建成10多个“首席法学咨询专家工作驿站”,推动首席法学咨询专家入驻、轮值办公,形成“上门挂号—咨询问诊—专家会诊—首席把脉”四步闭环服务模式。

  2024年以来,全县首席法学咨询专家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多件,其中涉茶纠纷30多件,调解成功率为100%,全县未发生因调解不及时而转化成刑事案件。

  “现在我们遇到发展难题或需要作出重大决策时,都会咨询我们的首席法律专家组。”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石濡菲说,“过去是我们找机关,现在是机关找我们,我们享受被服务的感觉,很多问题在现场就得到解决,法治化营商环境很好!”

  同时,苍梧县构建“涉茶法律服务综合体”,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茶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司法所“茶事服务站”、律师协会等四大平台,成立律师、调解、法援、公证等四支服务团队,为涉农、劳动权益、商事、知识产权等事项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天赐苍梧美,地道六堡茶。当安全防线延伸至城乡末梢,当法治阳光普照每个角落,这个名茶之乡正以平安为底色,擘画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和美图景。

  (广西法治日报)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6/2025-09/28/content_128037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