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场巡回审判,五次法治温暖的抵达
来源: 中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一场庭审就是一粒法治的种子,一次巡回就是一次司法的奔赴。我们走出法庭,我们主动向前,让公平正义可观、可感、可触。直击现场,见证闵行区人民法院五场巡回审判如何将司法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谁说“没碰上”就不算事故?
2025年9月,梅陇人民法庭把庭审现场“搬”进了社区,一场贴近老百姓的巡回审判,让居民们在“家门口”零距离感受了一场真实的庭审。
这起案件有点“特别”:被告开车转弯时,没有礼让直行电动车,虽然两车没有发生实际碰撞,却依然引发事故,交警认定被告全责,原告无责。“没碰上也能算事故?”“这责任究竟该怎么认定?”这些疑问萦绕在大家心头。
庭审一结束,主审法官闫光鹏就围绕这起“无接触交通事故”,带来了一堂生动法治课。闫法官娓娓道来,从责任划分到赔偿标准再到法律适用逐一剖析,用真实案例告诉大家:“道路安全无小事,即使没有接触也可能要承担责任!”
这场活动让司法审判走出法庭大门,走进社区居民的“心门”。干警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如我在诉”的理念,为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注入了基层动能。
小电驴电池一改烧一片,责任怎么算?
2025年8月,梅陇人民法庭将巡回审判现场“搬”进事发社区,由刘晨法官主审一起因电动车改装电池爆燃引发多车烧毁的财产损害赔偿案件。该场巡回审判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旁听,大家都好奇地沉浸于这场“零距离”庭审,屏息凝神聆听宣判,感受法律在生活中的生动实践。
该起案件涉及违规改装电池、占用消防通道、物业疏于管理等多项因素,清晰呈现了多方责任认定的过程。法院一审判决,改装电池车主承担85%赔偿责任,物业公司因管理不力承担10%,违停车主则承担5%。巡回审判结束后,梅陇法庭趁热打铁,为居民们带来了电动车安全法规普法讲解及日常使用“小贴士”,强化源头预防,切实发挥“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作用。
光伏板反光算污染吗?
2025年8月,新虹桥人民法庭(虹桥商事法庭)把庭审现场“搬”到了居民家门口,一场围绕光伏板反光引发的邻里纠纷,在红春公寓党群服务中心公开审理。
主审法官万涛早早就去现场“打卡”勘察,原告称被告安装在楼顶的光伏板反射阳光,严重影响了自家日常生活,双方争执不下。光伏反光究竟算不算光污染?邻里权益如何平衡?这些疑问成了庭审焦点。
庭审刚一结束,新虹桥人民法庭(虹桥商事法庭)副庭长张志远就结合这起典型案例,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法治讲解,从相邻关系法律适用到侵权责任认定,再到纠纷化解方式逐一解析,并强调:“处理邻里纠纷不是简单判决,要多问多听、源头化解,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巡回审判还联合综治中心、邀请居民、物业及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形成“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这场活动不仅成功化解双方矛盾,更让司法服务以看得见的方式走进社区,成为促进基层和谐的“法治稳定器”。
转包之后谁担责?
2025年9月,新虹桥人民法庭将庭审现场“搬”到了华漕镇政府会议室,一场围绕劳务受害赔偿的纠纷在这里公开审理,40余名人大代表及村居调解干部现场旁听,“零距离”感受庭审全过程。
原告声称在被告承包的工地作业时,因梯子滑落导致摔伤,要求被告承担全部责任;被告却辩称工程已转包他人,赔偿责任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到底该由谁负?转包能否转走安全义务?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
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王蓓立即开展现场普法,她指出:“转包并不意味着安全责任一并转移,用人单位始终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并强调通过调解前置、多元解纷机制,能够更高效、更实质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庭审,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法庭联合综治中心共同推进调解指导工作深入基层,为调解干部厘清此类纠纷的处理思路,为从源头化解矛盾注入了法治动能。
“雨棚”为我家,想搭就能搭?
2025年9月,七宝人民法庭前往古美综治中心开展巡回审判,由黄慧敏法官主审一起社区内因搭建雨棚引发的邻里纠纷。二十多位社区居民、居委工作人员和多位区人大代表旁听了这场“情理法”的碰撞。
该起相邻关系纠纷中,一楼居民为防止高空坠物、遮雨防滑等目的在二楼阳台下方安装铝合金雨棚支架及钢化玻璃雨棚,引发二楼住户关于噪音、光污染、卫生、安全隐患等担忧。法庭就房屋权利人为自身利益在共有部位搭建安装设施是否合理合法,以及会否对相邻方造成妨碍进行审查后明确:对已方权利的行使应有所节制,不能以损害相邻方权益为代价。一审判决限期拆除雨棚及支架。
庭审结束后,闵行区人大代表吴金妹表示:在社区开庭,很接地气!以案释法、收效可见,对社会治理效能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冯敏代表认为:这次社区巡回审判是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通过“沉漫式”学习,打破了老百姓对于司法程序的陌生感,不仅看到了纠纷依法解决的程序,更明白了“维权需合法、处事要合规”的道理,期待此类审判常态化、精准化开展,夯实法治赋能基层治理格局。
从社区到村宅,从园区到街角,巡回审判脚步从未停歇。我们坚信,每一次庭审走进生活,都是法治精神的生动实践,每一次法官俯身倾听都是司法为民的初心呈现。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司法力量下沉、服务前移,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法治温度浸润每一个角落。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5/2025-09/28/content_128037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