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多元联动化“薪”结 高效解纷促和谐

来源: 中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要是没你们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3500块钱是我一个月的血汗钱啊!”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后,外来务工人员李先生紧紧握着哈尔滨新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9月2日中午,李先生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新区综治中心,但其情绪已处于崩溃边缘。在向中心接待人员陈述情况时,他言辞激动,眼眶泛红,反复念叨:“要是今天再拿不到钱,我就去他们搅拌站大门口躺着,我看谁还敢进去干活!”。面对这一紧急情况,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判断,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法律咨询,而是一桩需要立即介入、快速处置的“燃眉之急”类案件,中心立即启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应急响应机制。

  经了解,李先生是外地来哈尔滨新区务工的建筑工人,在刷朋友圈时得知搅拌站工作,随即乘坐火车来到哈市务工,但工期结束后迟迟不结算3500元工资。在寻求过多个部门帮助均未有处理结果后,李先生感到极度无助。3500元,对于一名依靠体力劳动养家糊口的外来务工者而言,是其一个月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孩子的学费,是家庭的希望。

  

  “您放心,讨薪是您的合法权益,我们一定帮您想办法!”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安抚下,李先生的情绪逐渐平稳。考虑到这起欠薪纠纷事实清晰、金额明确,但涉及劳资双方沟通壁垒,中心当即启动“多部门联动调处”机制。一方面安排法院常驻法官联系搅拌站负责人,明确告知其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迅速对接中心律师,为李先生提供法律支持,安抚李先生情绪,避免造成过激行为。

  在“法理+情理”的双重疏导下,搅拌站负责人的态度终于松动,同意立即结算工资。搅拌站财务当场通过微信转账将3500元工资全额支付给李先生。从李先生走进综治中心求助,到拿到拖欠的工资,前后仅用了3个小时。事后,法官叮嘱李先生,在今后工作过程中要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留存工作证据,遇到欠薪问题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或综治中心求助,依法理性维权。同时,综治中心也将此案例纳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宣传素材,通过以案释法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本来以为要跑好几趟、拖好长时间,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看着手机上的到账通知,李先生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连连向工作人员道谢。

  

  从接待到办结,总计用时3小时,实现了“当日事、当日毕、当日清”的超高效率。新区综治中心自7月8日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来电146件次,其中法律咨询95件次,调处矛盾纠纷51件,调解成功51件,化解率达100%。下一步,哈尔滨新区综治中心将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功能,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4/2025-09/23/content_1280297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