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陶博会上的“藏蓝”力量
来源: 河北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5-09-22 作者:佚名
图为王术国正在介绍展厅内轨道机器人的功能作用。
本报记者 吴艳丽 刘卫峰
9月16日,第26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正式开幕。当天,唐山国际会展中心内,陶瓷精品琳琅满目,全国各地参展商、游客汇聚于此,热闹非凡。
与往年相比,本届陶博会9月20日结束后,还将延续举办陶瓷采购会至10月8日,会期长、活动多,又恰逢国庆节假期,安保工作持续时间长、压力大。开幕日一早,唐山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王术国便来到会展中心,开始了巡查工作。
“我们大队承担着这次展会的巡逻防控、应急处置、安全检查和秩序维护等多重任务,加之部分陶瓷展品价值不菲,新增的陶瓷文化体验区又加剧了人员流动复杂性,安保工作必须更精细、更有针对性。”王术国一边带领记者参观展区,一边介绍情况。
在展馆中央,一个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我们为了此次展会专门设置的轨道机器人。白天,它能识别人员聚集、纠纷等异常情况;夜间闭馆后,它能自动监测侵入人员和可疑物品,遇突发状况立即报警,是我们工作中的‘多功能助手’。”王术国介绍。
“有了这个‘电子岗哨’,我们存放展品更放心了!”在一旁听取介绍的河南钧瓷参展商张先生欣喜地说。
科技筑牢安全防线的同时,场馆内的暖心服务也在同步上演。“警察同志,请问陶瓷文化体验区怎么走?”“您好,请往这边直走,右手边就是。”在展馆入口处,辅警刘德江耐心地为一名老人指路。帮助外地游客指路、快速处理游客求助……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汇聚成了陶博会上的温暖瞬间。
展会期间,高新分局特巡警大队12名警力被分为馆外巡查、门区警戒、案件查处和应急处突四个小组,从早8时到下午5时坚守岗位。遇到周末及国庆节假期等人流高峰时段,还会加派警力支援。
“我们的执勤模式会根据人流量动态调整。”刘德江说,“开幕首日、周末和节假日,巡逻频次会更高,重点区域的布警也会更密集。”
平安展会的背后,是周密细致的方案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人流拥堵、突发天气、医疗急救等情况,高新分局制定了详细的处置流程。
“一旦出现人流拥堵迹象,我们会立即启动疏导措施。”王术国介绍,包括设置分流设施、广播引导、分段控制等,防止发生拥挤踩踏。对于突发天气,指挥中心会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加强对重要节点的巡逻管控。医疗急救方面,则与就近的社区卫生院建立联动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伤病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场馆内平安有序,场馆外的交通保障同样关键。为确保展会期间周边道路安全畅通,唐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交通管理大队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制定涵盖警力部署、交通疏导、停车管理、应急处置的详细方案,全力为陶博会和采购会保驾护航。
傍晚时分,会展中心逐渐褪去喧嚣。场馆内的民警仍在进行闭馆前的最后一轮巡查,场外的交警也在疏导最后一波车流。灯光下,不同岗位的“藏蓝”身影交错重合,共同守护着陶博会和采购会的日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