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工作】从 “电子学法” 到 “情景演绎”,清镇监狱打造鲜活法治宣传阵地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读书角、情景剧、电子学法……
清镇监狱积极贯彻落实司法部统筹推进“五项工作”部署,铆定法治宣传“主阵地”,从入监到出监、从内容到设备,倾力设计打造集普法教育、行为矫正、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学法系统,构建鲜活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样本,助力法治教育的系统化、场景化、互动化进程。
“电子学法”让学法更时尚
“点击这里,你想了解的财产纠纷如何判定可以找到依据。”“法治宣传阵地”学习室里,民警正指导罪犯检索法律条文。
8月初,由清镇监狱民警自主研发的法治宣传系统“智慧普法讲堂”正式上线启动。“2000余条法律条文,并拥有包含普法连环画、普法视频、典型案例解析等多功能的多媒体资源库,‘智慧普法讲堂’系统开辟了学法‘线上赛道’,罪犯获得了更加鲜活的‘电子学法’新体验。”清镇监狱负责人表示,这个海量的“线上阅读基地”开启“沉浸式”学法篇章,提升了罪犯的法治素养,更好助力改造新进程。
图为“智慧普法讲堂”部分功能页面
走进“法治宣传阵地”学习室,罪犯可根据自身需求,借助电子阅读终端进行检索学习,而对于“电子学法”这一新方式,罪犯纷纷点赞、踊跃参与。这种新奇的学习体验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更增强了罪犯的法治意识,提升了改造信心。
“图书角”让书香伴新程
监狱在各监区专门开设了“法治读书角”,精心打造专业阅读区,让缕缕书香传递法治力量。
“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公民道德教育》等法律文献及普法读物100余册,这些书籍都是经过多次研判后最适宜罪犯这个阅读主体的。”负责人介绍,“虽然我们已经打造了‘智慧普法讲堂’系统,但纸质书籍的阅读体验是不可替代的,翻阅书籍不仅能让罪犯提升法治意识,更能让罪犯在阵阵书香中沉淀自我,涵养自身。”
“权利保障”“刑事犯罪”“婚姻家庭”等不同的专题区域一一陈列,“主题书架”为阅读提供更加精准的选择。每当学习教育期间,在监狱民警的组织下,罪犯排队开始“阅读体验”,以自主借阅方式学习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了法治意识。
主题情景剧 让学法更直观
每逢教育日或法治宣传重要节点,“法治宣传阵地”学习室里一扫往日安静,摇身一变成了情景剧舞台,由罪犯自编自导自演的“法治情景剧”在这里引发阵阵的喝彩。
为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监狱民警充分发挥罪犯的主观能动性,指导编演了《“典”亮生活》《反诈联盟》《高墙内的灯塔》等原创情景剧,引导服刑人员通过角色扮演、冲突演绎等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认知。
民警指导编排情景剧
民警参演情景剧
在“法治情景剧”演出过程中,监狱还结合观看人员的反馈、情绪等情况,精心设置互动环节,由罪犯担任“模拟法官”进行判决,强化法律实践认知。通过一场场贴近生活、妙趣丛生的主题情景剧,让罪犯在参演过程中提升守法意识,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
“学用结合”让竞技强法治
监狱积极推动构建民警与罪犯的对话机制,精心打造了法治宣传主题的“普法交流会”活动,引导罪犯广泛参与“法律知识擂台”“典型案例研讨”“改造经验分享”等互动环节,形成了“学、用、守”一体闭环的良性循环。
在打造“普法交流会”、推动“同台竞技”的基础上,监狱还聚焦宪法、民法典、刑法等法治宣传重点,构建“基础+专题”双轨课程体系,设置了法律常识、改造规范、权利义务、心理调适、职业规划等“五大必修模块”,采取“理论讲授+情景模拟+案例研讨”三位一体教学法,配套“课程考核+行为评估”双维度评价机制,确保教育成效。
从线上“智慧普法讲堂”的便捷检索,到线下“法治读书角”的墨香熏陶;从生动有趣的主题“法治情景剧”,到思维碰撞的“普法交流会”,清镇监狱以多元化普法举措,不仅打破了传统法治教育的刻板印象,让法律知识从生硬条文变为鲜活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罪犯的法治认知,为他们点亮了重归社会的法治明灯,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更多积极力量。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wgz_97/jyjd/202509/t20250912_886074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