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凯里】社区矫正五载路,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称《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为提升工作社会知晓度与认同感,破解矫正工作理解接纳不足、协助监管薄弱等难题,近日,炉山司法所精心组织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司法所主导、村(社区)支持、家庭参与、社会认同”的多元共治新格局。
一是业务培训,赋能基层力量。针对基层村(社区)职责不清、参与度低等问题,组织辖区16个村(社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解读《社区矫正法》中村(社区)协助监管职责,强调其在调查评估、矫正小组、监管教育、帮扶公益等方面的要求。以案为例开展实地查访,共同研判社区矫正对象行为异常识别、日常动态监督及教育帮扶措施,2025年以来联合查访26人次,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所在村(社区)民委员会均有参与,共同筑牢社区矫正的“基层防线”。
二是动员监管,激活家庭支持。召集在册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人、亲属、朋友等协助监管人(保证人)举行履职动员会,会上通过《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知识宣讲、发放《协助监管人履职倡议书》,使其明晰其在日常监督、异常报告、提供保障及情感支持的法律责任与意义,引导其在预防再犯罪、促进回归中积极发挥作用,激发主动履职动力,将家庭关怀转化为有效监管支持。
三是专项辅导,增强心理韧性。针对矫正对象普遍心理压力与社会适应难题,整合现有资源,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心理咨询师应邀开展专项心理团辅、个案疏导。通过知识讲解、互动体验、冥想放松等形式,传授压力识别、情绪调节的技巧。同时,对存在婚姻家庭矛盾的社矫对象进行疏导、调处,多方面增强矫正对象自我调适与心理韧性,提供积极矫正、重建信心的心理支撑。
四是普法宣传,营造社会氛围。抢抓赶集日、民俗活动等群众聚集节点设点宣传2次,向广大群众发放《社区矫正法》及实施办法宣传手册共80余册,用通俗语言、直白漫画阐释社区矫正制度的性质、目的、意义及运作模式。现场解答,破除社区矫正“等同无罪”或“监外执行”等误解,强调社会理解、接纳与支持对矫正对象回归的重要性,呼吁消除偏见,共建有利矫正的社会环境。
本次五周年系列活动层次分明、覆盖广泛,有效强化了基层协助与家庭监管功能,为矫正对象提供了心理支持,也提升了社会能见度与认同感。下一步,炉山司法所将持续深化此类活动,推动社区矫正宣传常态化、协助机制规范化、心理服务精准化,不断巩固和扩大“多元参与、社会协同”的社区矫正工作成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凯里、法治凯里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wgz_97/sqjz/202508/t20250826_885206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