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法治+”激活文化传承新功能
来源: 安徽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近年来,六安市立足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探索“法治+”融合模式,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从单一宣传向多元浸润转变。
“法治+非遗”激活传统文化新活力。充分挖掘霍邱柳编、翁墩剪纸、临淮泥塑等非遗资源,巧妙融入法治元素,创作完成法治非遗作品200余件,六安传统火烙画作品入选省非遗法治文化展。举办“看非遗 知税收”安徽省税收法治文化非遗作品展,将非遗技艺与税收法治相结合,共展出各类法治文化非遗作品40余件,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法治+文旅”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全面梳理淠史杭工程展览馆、独山革命旧址群等党性教育基地,连接九公寨、横排头、十八盘万亩竹海等自然景观,以红色法治文化联动“红色研学1号线”。制定《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涵盖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景区管理等多领域,系统性保护水平切实提升。2024年大湾村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新增3A级景区4家。
“法治+红色”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积极推动红色法治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指导各地打造特色调解品牌。金寨县优先从老红军(烈士)后代、老党员、老书记等群体中遴选红色评议员,组建“红色评议站”218个。建成法治公园(广场)375个、村(居)法治宣传教育阵地2105处,形成了“处处见法、时时学法”的浓厚氛围。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pfxc/579600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