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特别策划 | 归途有光

来源: 山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迎着第一缕阳光,山东省女子监狱九监区的干警们换上警服,整装待发,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她们依然行走在监区的各个角落,为那些“迷失的人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这支年轻的队伍,就是山东省女子监狱九监区。她们用爱与坚守,为迷失的灵魂点亮希望之光,照亮她们的归途之路。

  

  山东省女子监狱九监区成立于2005年,作为全省最“年轻”的监区之一,先后被省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被省直机关团委授予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监狱系统岗位练兵先进集体、被省监狱局党委授予省直监狱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监狱局工会授予省直监狱机关“三八红旗集体”;多名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专项三等功,被省监狱局评为省直监狱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家”——千里寻亲,点亮归途之路

  

  “孩子,妈妈终于见到你了!呜呜……”在会见室大厅,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抽泣在一名女犯的怀中。旁边的福利院工作人员说,孩子7年都不知道妈妈在哪里,是监狱干警帮助孩子找到了妈妈。

  原来,这名女犯是山东省女子监狱九监区的一名罪犯,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她曾对监区的干警诉说,入狱前,年幼的女儿意外走失、音信全无,她日夜思念女儿,满心自责。

  了解情况后,监区的干警们决心帮助她树立改造信心,而唯一的方法就是寻回女儿。可是,寻亲之路并非易事。干警们先是详细询问关于女儿的所有细节,包括外貌特征、走失时的穿着、可能记得的家庭信息等。

  随后,她们同当时办案的公安部门积极联系,并通过多方联系,找到已经调离的办案民警。在办案民警的帮助下,干警们仔细筛选出与该犯女儿情况相符的线索。为了核实一条疑似线索,干警小姜和小张不远千里奔赴另一个省份的偏远山区。

  她们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数小时,到达当地后,又挨家挨户地走访询问。因当地语言不通,她们只能借助手势和手机与村民交流。经过多日的努力,干警们找到了孩子可能在某市福利院的线索。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干警们用随身携带的样本紧急进行了DNA鉴定比对,最终确定这个女孩就是失散多年的女儿。

  

  

  在与福利院工作人员交流中得知,孩子目前已经12岁,就读小学五年级。多年来,孩子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在监狱中苦苦思念着她。监区干警循序渐进做起了孩子的思想工作:“你想不想见到妈妈呀?”“她呀,特别想你!”最终,孩子接受了事实并表示愿意与母亲见面。当这名女犯在会见室里,看见眼前自己朝思暮想、和自己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女儿时,她激动得泣不成声……

  此后,该名女犯积极投入到改造中,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她知道,监区干警不仅帮她找到了女儿,更帮她找到了回家的路,那是一条充满温暖与希望的重生之路。

  “心”——万封书信,重塑新生虹桥

  

  “李x:你好,我是张警官。我想我们可以成为笔友……”这是罪犯李某收到的第一封信。信封上工整的字迹让她皱起眉头,她把信装进了从未开启过的学习袋中。

  李某是女子监狱九监区的一名罪犯,自幼生长在一个扭曲的家庭,争吵、冷漠与忽视充斥着她的童年。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变得极度敏感脆弱,不愿与人沟通、不信任他人,无法适应改造生活。张警官发现之后,便尝试着与她进行书信交流。

  但是,李某依旧冷漠,面对一封又一封的书信,她从不打开。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听到其他干警说:“张警官今天又加班了,是为了给组里的罪犯写信……”听到这里,李某愣住了。她好奇地拆开了最近的一封信:“今天狱园里的桃花开了,香味很特别;昨天在树下遇到一只受伤的小鸟,热心干警带回家帮它疗养,听说还要再送回来……”

  

  

  本以为是说教话语,不曾想竟是琐碎小事。她开始回信了,虽然只是寥寥数语。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次信件的到来。张警官的信就像一扇窗,让她看到了高墙之外的世界,也为她的改造生活燃起了希望的光。一月一月、一年一年,李某的学习袋里不知放了多少信,每次装满信的时候,她都会宝贝似的打包放在储物柜中,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每次见到张警官,张警官总是安静地注视着她、鼓励着她,从不提及书信之事,但她却总想起警官信中的话:“每个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错误。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重新开始……”她开始参加监狱组织的各种活动,努力改造自己,积极拥抱新的生活。

  张警官只是监区干警的一个缩影。都说改造人的内心世界是这世上最难的工程,但九监区的干警们始终以坚定的初心、大爱无边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奋战在改造路上的最前线。

  “情”——百堂课程,法治润物无声

  

  “啪”的一声,杨警官合上了案卷。窗外春雨绵绵,她却觉得胸口堵得慌。又是一个花季少女,因为诈骗罪被判了三年。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杨警官想起该犯对其说的话:“我错了,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怎么能够让花季少女少走弯路呢?这个念头在杨警官心里扎了根。第二天,她向领导提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请,依托“九小爱”志愿服务队,集中开展一次“春风”法治志愿服务活动。她和同事们一起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用真实的案例警示世人,用温暖的力量感化迷途者。

  

  

  自2016年起,九监区成立了“九小爱”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干警登上讲台,讲述一个个真实的犯罪案例和感人的改造故事,广泛开展法治服务、预防再犯罪宣讲。值得一提的是,干警杨霁晖在省直机关工委“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她以“九小爱”志愿服务队开展困难帮扶故事为切口,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监区干警几十年如一日春风化雨般教育改造罪犯的感人事迹,赢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热烈掌声。

  

  她在演讲中激动地说,“每一个失足少年,都不曾想过他们会犯罪,但是犯罪的后果却是牺牲了一个又一个少年、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女子监狱九监区的干警们用爱与坚守,为迷失的灵魂照亮归途之路。而回归后的她们,又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心怀感恩之心的劳动者,用学到的一技之长反哺着社会的恩情……”

  在社区、学校、企业的演讲台上,她们的声音在传递,她们的能量在释放。她们知道,法治的力量不仅在于惩治犯罪,更在于预防犯罪、挽救失足者。而她们,愿意做那个播撒法治种子的人,让法治的春风吹遍每个角落,温暖每颗心灵。

  在监区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监区干警们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大家毕生追求的目标。

  “改造一个人,挽救一个家。”九监区的全体干警就是秉承这样的信念,用忠诚和担当诠释了什么是爱与责任,让法治建设、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社会万家,为持续推动建设平安山东贡献积极力量。

  

  来源:齐鲁石敢当、法治山东、大众政法大平台联合策划刊发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171/202503/7b9085fe-1190-45b4-81c0-cdd9facc4af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