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涉外法律服务创新经验首次入选2025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来源: 山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5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共10个案例上榜。我市申报的《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 护航企业破浪出海》成功入选。这是我市首次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也是我省首次入选。
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推出的全国性年度工作榜单,此次发布的案例涉及北京市、河北省保定市、黑龙江省、山东省青岛市、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浙江省嘉兴市、福建省厦门市、湖南省株洲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10个地方,展现了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壮大服务队伍,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坚持高位推动。高标准推进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建设,积极争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青岛中心”和“‘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青岛代表处”两家国字号机构,推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体入驻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整合司法行政职能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商事仲裁、涉外法律服务等12个服务窗口,遴选二十余家涉外优质律师事务所参与轮值服务,围绕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国家法律服务联络、纠纷调处、交流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引育优质机构。设立2家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数量占全省50%;设立3家境外分支机构,数量占全省60%;1家律师事务所入选司法部推进首批150余家全国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名录。锦天城、中伦等30余家涉外领域知名律师事务所均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培优专业人才。与中国政法大学等5家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推动30名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12名省级涉外律师领军人才扎根青岛,20名团体会员、263名个人会员入选“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数量居全省首位。优化法律服务。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创新法律服务产品和服务机制,推动成立青岛中世合规研究院、青岛国合合规研究院、青岛企业合规研究会,组建企业合规指导服务团,编印《企业跨境合规工作指引》《企业投资国别报告(中亚篇)》等合规指引,组织开展“法润青企 扬帆出海”“涉外法律服务护企行”等各类涉外法律服务活动百余场,为全市2万余家外贸企业提供常态化法律服务。在2024年“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典型案例评选中,我市3个涉外法律服务案例成功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打造海事品牌。牵头开展国际航运中心海事法务工作,成立60人的海事海商法律服务团,培育文康、德衡等本土头部律师事务所,引进泰和泰等知名涉外律师事务所,提升国际海事法律服务功能,打造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2025年7月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显示,青岛在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排名位列第13位,较2024年上升了2个位次,其中海事法律服务提升0.4分,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原文链接:http://sft.shandong.gov.cn/articles/ch04171/202509/37a71a75-260c-4cf2-89e4-e4bf0fc6bb3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