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渝北所:见习“准警察”们的职业蜕变

来源: 重庆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今年暑期,渝北教育矫治所迎来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首批7名见习“准警察”。一个月以来,他们深入基层岗位实践,在民警们的指导帮助下,深化对戒毒工作的认识,逐步提升专业能力,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

  

  何文超(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学2023级监矫二班学生):

  7月21日  晴

  从书本的浇灌到单位的实践,我经历了角色转变的第一课,原来现实又是另一般模样。

  学校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法律和戒毒专业知识,在这里从文字变成了现实。书本上写了为什么管、用什么制度管,而实际工作中却要求逐一落实落细管什么、怎么管,怎样才能管得好。

  初次面对戒毒人员,我不敢有半分倦怠,带着问题去学习,“一日工作流程”详细到每个时间节点,节点上该做什么、如何执行,都有详细的规范。“一册在手、管理无忧”,解决了我疑惑的“如何管”的问题。对于戒毒人员背景不一、性格各异的情况,带教民警们通过规范管理和悉心教导,深入交心、引导、化解,逐步化解他们的心结并走向正轨,让我懂得了“管得好”的要点和精髓。

  

  谭晨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学2023级监矫一班学生):

  7月25日  晴

  面对戒毒人员复杂的心理状态,要做到“矫其心、正其行”并不容易,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教育矫治大队的这一天,我看到了教育的多种可能。在戒毒人员的课堂上,大学专业老师正在带领他们进行AI绘画。老师引导戒毒人员对反思过去,再畅想未来,并通过AI的辅助把心中所想变成生动的一幅场景,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团辅课上,民警教我观察细节,从眼神、语气到肢体语言,每一处微小的变化都可能透露他们的心理波动。我们通过心理访谈逐步建立信任,再借助团体活动引导表达情绪,帮助他们正视问题、重塑信心。在心理释放课程中,除了常规的沙盘治疗外,VR眼镜的辅助戒断功能、体感机的运动康复功能、疗愈沙发的音乐放松功能都让我大开眼界。

  这些都是所里正在推进的艺术疗愈项目,让我见证了艺术与科技如何成为非言语的情感出口与自我探索的桥梁,更让我对融合专业心理技术(评估、疗愈)与深沉人文关怀的矫治工作心生敬意。

  

  冉毅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禁毒学2023级禁毒二班学生):

  7月31日  晴

  今天,我似乎明白了很重要的道理:“关门”意识,开门准备。

  从我第一天入所,从我进第一道门开始,我就发现所有民警总是在关门后习惯地拉拉门。这是很先进的电吸门,为什么老师们都要去拉呢?实在没忍住,我问师父:拉门的意义何在?之后,在民警们的行动中,我心中逐渐有了答案:拉的不是一道门,而是确保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是将戒毒安全高墙高筑,是万无一失、是严谨负责、是程序规范。正是民警们这一份较真和负责才奠定了场所的安全运行。

  我决定,这个动作要贯穿我整个实习生活。每天,戒毒人员要进出很多区域和功能室,民警会打开很多扇门,开门前,要为每一次上岗、每一次带队做好准备;关门要为每一次通过的安全负责。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严谨的代名词,也应成为我工作态度的警戒。

  所以,我要以“关门”意识为态度,以“开门”准备为工作方式。

  

  乔银峰(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禁毒学2023级禁毒二班学生):

  8月7日  晴

  今天“打”了一场让人紧张的仗。

  我和师父正在楼层巡逻,突然听到有戒毒人员报告,舍房内有一名戒毒人员突然晕倒,师父立即赶往房间内,迅速查看晕倒人员情况。在简单询问过程后,就立即通过对讲机进行了呼叫。我紧张地看着师父,心突突地跳。还没等我回过神,穿白大褂的民警医生从外面奔了进来。立即单膝跪地探查生病人员的生命体征。并吩咐师父和我以及旁边的戒毒人员一起把他平卧,又将小凳子垫于生病人员的腿下,边观测边了解戒毒人员的发病过程。很快医生作出了判断,是暑热和贫血叠加,回头给师父说,搭把手送卫生所输液吧!正在说着,其他的民警已经将大队常备的担架床给推了进来……

  师父抬担架走在我前面,我的眼里满是蓝色制服被汗水浸湿的深蓝色。

  后来从师父口中得知,我们的民警医生是常驻大队的,而且对每位戒毒人员的身体状况都有很详细的动态掌握,我才恍然大悟!师父的当机立断、医生民警的处置迅速、其他民警的配合一致,让戒毒人员的病症得到了有效缓解。这也是执法温度的另一种体现。

  

  熊宇豪(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学2023级监矫一班学生):

  8月13日  晴

  师父说:执法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

  这里是个守规则的地方。每天戒毒人员的饮食起居是按照精确到分的流程推进;队列操练按照固定的科目执行;教育矫治课程也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康复体能训练根据每名戒毒人员的阶段性身体情况动态调整,但须在固定周期内完成……每次与师父一起带领戒毒人员离开内院外出活动,一名民警在队前刷开一道道铁门,副大队长在队伍中间压阵,一名民警在队尾护卫,总感觉莫名的安心,高墙下的蓝色身影就是规矩的代名词。

  这里也是温暖的。师父们为了矫治好戒毒人员心理疾病费尽心思,搭建了支部、党员民警、戒毒人员互助员、组员四级心理互助体系。下午的时候,我们接到所政管理科陈干事通知,说戒毒人员罗某的父亲病危,刚刚送至医院抢救,请及时组织其拨打视频通话。接到此消息,大队随即忙碌起来,第一时间安排罗某心理互助员张某,全程陪护,安抚情绪,责任民警第一时间就组织视频通话。病床上的父亲、忏悔泪流的罗某、师父的暖心引导与安慰,此刻在我眼里,戒毒所褪去了严肃,更暖心。

  

  历经一个月的实践,见习生们已深度融入场所戒毒管理规范化体系,在多维度历练中积累沉淀:从公文写作的基础锤炼,到“网格化管理”“帮扶小组”等戒毒管理制度的系统学习;从多样化、专业化心理矫治方式的沉浸式参与,到清晨点名至深夜巡查全流程工作的实践——一线岗位的高强度、多任务与重责任,让他们深刻体悟到戒毒矫治工作的价值内核,也让“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理想愈发清晰坚定,为未来从警之路锚定了方向。

  


原文链接:http://sfj.cq.gov.cn/cqsjyjzj/jywh/202509/t20250908_149837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