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议标兵风采:任洪波 以法为盾 为民护航
来源: 北京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近日,北京市第二届行政复议岗位技能比武产生了5位 “行政复议办案标兵”、5位 “行政复议办案能手”,将分期为大家介绍这10位行政复议人,如何以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诠释新时代首都行政复议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任洪波
“行政复议办案标兵”
任洪波,东城区司法局复议审理二科科长。从行政执法岗位转战行政复议领域,他始终不忘初心、敬业奉献,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工作要求,践行“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服务宗旨,为首都核心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
从“执法者”到“监督者” 变身份 不变初心
“要把每个案件当作是自己的案件,始终保持公正之心、服务之心。”任洪波说。
他曾经在行政执法部门工作近十年,随着北京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任洪波加入东城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工作团队。从执法人员变身审查监督人员,任洪波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勤勉履职,守护正义。
不论申请人、行政机关还是单位同事,接触过任洪波的人对他最深刻的工作印象都是耐心、细致且真诚。从事行政复议工作以来,任洪波先后担任复议受理审查科室与案件审理科室负责人。在受理岗位上,任洪波待人热情,带领科室同事为群众提供便利,对于首次接触行政复议的群众和企业申请人,他详细介绍行政复议功能作用、申请流程与材料要求,协助申请人准确归纳复议请求、梳理申请材料,让申请人“最多跑一次”。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任洪波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特别是对先前行政执法中接触较少的领域,他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做细做实;每次听取意见,都力求准确归纳争议焦点并让各方充分发表意见,把案件审理、听取意见的过程变成还原细节、释法说理、化解纷争的过程。
从“裁判者”到“化解者” 传递有温度的“法治”
“我们不能使申请人认为执法部门是小题大做搞创收,认为行政复议是‘官官相护’走过场,使群众失去对政府和法治的信心。”这是任洪波在调解过程中经常向申请人和行政机关说的一句话。
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任洪波积极、准确把握案件争议本质,积极通过和解、调解方式促成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在办理某公司不服某行政机关作出的抽检不合格行政处罚复议案件中,申请人认为其作为销售者已经履行进货查验义务、保存有供货商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高额罚款决定无力承担。任洪波经审理发现,基于行政处罚“过罚相当”基本原则与本案申请人实际经营情况,被申请人认定申请人违法属实,但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金额明显过高,本案存在适用调解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空间。经过与申请人、行政机关多次充分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经复议机关制作调解书,本案圆满终结。在处理交通违章处罚、养老保险待遇核算等案件中任洪波也秉持着这一办案原则,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从“批评者”到“推动者” 复议工作不止于办案
“心之所向、砥砺前行,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是任洪波的心声,也是全市行政复议人共同的心声。
多年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经历,让任洪波对群众、企业的诉求和心态有直观了解,也对基层执法人员日常面临的执法环境有切身的感受。投身行政复议工作后,任洪波愈发感到,申请人对法律规定不知晓、不理解进而导致对行政机关执法的不配合,是矛盾产生和激化的重要原因,如果行政复议只停留于简单的对错评判,并不能完全消弭争议,后续诉讼、信访不断。同时,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对于纠错结果极易无所适从,行政复议也将停留于个案监督而导致效果大打折扣。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任洪波在案件办理期间、案件办结后接待申请人时,详细阐释案件背后的法理、情理,让申请人知其然同时知其所以然,争取申请人的理解与支持,并基于自身法律知识与工作经验为申请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申请人的实际困境;另一方面,任洪波还积极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普法宣传,通过“行政复议开放日”系列活动、组织行政复议案件听证观摩等向社会宣传行政复议工作,前往区属部门专题讲解新修订行政复议法,日常组织、参与案件多发部门的交流研讨活动,听取相关部门对行政复议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结合行政复议真实案例答疑解惑,并就行政执法中多发问题进行工作提示,延伸行政复议办案效果,实现对行政执法的源头规范和行政复议工作效果最大化。
原文链接:https://sfj.beijing.gov.cn/sfj/index/xzfyal/743665991/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