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以法度为经 以温情为纬

来源: 司法部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冲

  法治日报通讯员张佩王千月

  教育帮扶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推动社区矫正高质量发展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落实社区矫正法,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加大资源投入,不断深化社区矫正帮扶工作,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持续下降,为平安黑龙江、法治黑龙江建设奠定了更坚实基础。

  “‘管得住’是底线,‘矫得好’是目标。”黑龙江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蒙帅表示,黑龙江省坚持将教育帮扶置于社区矫正核心位置,持续推动教育帮扶工作体系化、规范化、精准化发展,制定出台《黑龙江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暂行规定》等制度文件,明确内容、模式与责任主体,形成“司法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实现教育帮扶工作从“刚性监管”到“教化塑新”转变。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2024年2月,牡丹江东宁市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汉,因父亲遭遇车祸离世、妻子临产,导致精神压力大,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发现异常后,立即启动心理干预。心理矫治工作室通过心理测评终端进行全面评估,结合线下“一对一”面诊情况,鉴定李某汉为重度抑郁,并通过心理辅导和仪器理疗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其缓解抑郁情绪。经过心理矫治,李某汉终于走出低谷,重拾生活信心,妥善办理了父亲后事,迎接妻子顺利生产。

  东宁市司法局与市妇幼保健院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合作,成立社区矫正心理矫治服务中心,组建13人的专业团队,覆盖辖区内7个司法所心理矫治工作室。同时,依据线上线下评估结果,对矫正对象分级管理,制定差异化方案,为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持续注入“心”力量。

  黑龙江省司法厅联合省卫健委出台相关措施,充分整合司法行政系统内部资源,打造“从心启航”全省统一的社区矫正心理健康服务品牌和标识,依托绥化强戒所心理矫治资源和专业工作队伍,设立“沉浸式”心理健康服务基地。整合资源,在市县两级设立131个社区矫正心理辅导室,提供“一人一案”服务,开展辅导8.7万余人次,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筑牢基础。

  赋能就业融入社会

  提升职业技能、解决就业,是夯实教育矫正质量的关键支撑。全省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坚持因地制宜,在教育基地、公益活动基地、就业基地上挖潜增效,开展技能培训,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

  “依法矫正 严管厚爱”,这是社区矫正对象孙某给鸡西市滴道区东兴街道司法所赠送的锦旗,短短八个字,镌刻着孙某的感激之情。

  今年1月,孙某入矫初期情绪低落、有抵触心理。工作人员为其制定个性化方案,增加沟通交流频次,助其打开心结。在得知“明新学院”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后,孙某报名学烹饪,还赴哈尔滨参赛、考证,获得了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等级考试。

  今年3月,鸡西市司法局联合黑龙江技师学院创建了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明新学院”,以“一人一策”职业规划为突破口,对接市场需求。学院打造“短训+认证+就业”模式,选配了60余项课程,提供多样教学模式与免费等级证书考证通道,确保“结业即持证”。首期“鸡西大冷面”培训班,参训的20名矫正对象均获职业技能证书,18人实现就业,平均月收入4000余元。

  双鸭山市司法局深化“黄丝带帮教”行动,不到一年实现全市72个司法所“黄丝带帮教”基地全覆盖。民盟双鸭山市委员会与双鸭山市司法局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建立专业人才库。采用“司法+社会组织”协同模式,聚焦易上手、低门槛、见效快的培训项目。友谊县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手工编织培训,定向回收成品,熟练者可日增收入超70元。该市累计开展活动76次,1300余名矫正对象受益,还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库,与本地企业对接提供就业岗位,降低再犯罪率。

  黑龙江省司法厅以“矫正身心、赋能就业、融入社会”为目标,建立309个就业基地、30个创业基地。近3年,开展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指导就业就学3600余人次,为矫正对象重拾信心、顺利融入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关爱未成年人

  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因违法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缓刑三年,原学校建议其休学,使其陷入无学可上的困境。工作人员与教育部门沟通,将其学籍转回县职业技术学校。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持续关爱和引导下,李某某重返校园后认真学习,主动汇报思想状况,期末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

  黑龙江省对未成年矫正对象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省司法厅与省检察院联合印发意见,建立全方位关爱、支持体系。各级社区矫正机构联合教育部门保障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继续受教育的权利,还开展社区矫正中心开放日未成年人专场活动,播撒法治种子。近3年,共助力86名未成年矫正对象复学升学。

  多年来,黑龙江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始终以法度为经、以温情为纬,通过一次次细心的帮扶和悉心的守护,助力矫正对象回归坦途。未来,黑龙江省将继续深化探索,用真情和责任书写社区矫正工作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xszx/fzgzsqjz/202509/t20250915_5250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