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清远清新:“她智慧”巧化纷争 温情治理托起万家幸福

来源: 广东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基层治理中,“一老一小”群体的物业纠纷往往牵动人心。

  “多亏‘OK姐妹’协调,健身器材三天就修好了!”在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道凤翔社区,由社区法律顾问、物业代表、业委会成员组成的调解队,成为居民口中的暖心存在。该社区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涉老涉幼物业纠纷同比下降38%,居民满意度提升至56%以上,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治理答卷。

  

  居民到社区反映各类问题

  三级网络

  织就民生诉求“响应网”

  “今天刚在群里反映,楼道感应灯晚上就修好了,你们像女儿一样贴心!”独居老人陈姨握着妇联执委的手连连道谢。

  在社区党委推动下,由妇联执委、网格员、巾帼志愿者构建的三级服务网络,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力量。针对老年群体反映集中的电梯维护、公共照明等问题,以及儿童活动区设施安全隐患,社区建立专项问题台账,实施“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网格员每日巡查楼栋单元,巾帼志愿者定期走访独居老人,妇联执委牵头召开物业联席会议,形成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通过该机制,社区及时解决了健身器材维护、楼道杂物清理等一批民生问题。

  温情调解

  架起矛盾纠纷“连心桥”

  “既要讲透政策,更要解开心结。”这是调解队的工作信条。在社区二楼的“OK姐妹调解室”,一场因停车位引发的邻里纠纷正在化解。

  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后,既讲解法律政策,又引导居民换位思考,最终促成重新规划停车位、增设共享车位的解决方案。“调解不是简单评判对错,而是找到利益的平衡点。”调解队负责人表示。

  面对老年人物业费缴纳纠纷,社区创新“双向沟通”机制:一方面向物业反馈老年人的合理诉求,督促其整改;另一方面组织法律顾问向老年人解读物业管理条例消除误解。通过多次上门沟通,成功化解多起积年矛盾,既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也维护了社区正常管理秩序。

  文化浸润

  培育社区治理“新生态”

  “妈妈茶话会”上,居民们一边编织手工,一边讨论社区事务;“亲子共读角”里,家长带着孩子阅读绘本,潜移默化培养文明意识……这些特色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感情,更将纠纷预防融入日常生活。

  社区定期开展的法律讲堂覆盖数百位老年居民,通过案例讲解物业权益知识;儿童安全教育活动中,志愿者以情景模拟方式教导孩子们爱护公共设施。一位家长感慨:“孩子现在玩完滑梯会主动整理器材,这种变化比硬件改造更有意义。”

  智慧赋能

  打造服务群众“快车道”

  “有问题直接在微信公众号和小区群进行反映,很快就能解决!”社区居民王伯展示着手机上的诉求提交界面。线上服务平台与线下调解室相结合的模式,让老年群体也能便捷反映问题。

  妇联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受理和反馈,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增效。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接到设施报修信息,我们承诺2小时内到场处理,响应速度比过去提升一倍。”

  如今,这个曾因物业纠纷困扰的社区,正焕发全龄友好的新气象……凤翔社区的实践证明,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温情赋能基层治理,能够为“一老一小”群体构筑更有质感的幸福家园。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syzl/content/post_1813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