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深圳宝安:一场跨越千里的司法救助接力

来源: 广东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2005年寒冬,被害人石某某在深圳市宝安区一出租屋因与被告人吕某某发生争执,被吕某某持刀捅伤,后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原案刑事判决作出后,石某某家属向宝安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作出一审民事判决,判决被告人吕某某向被害人石某某家属赔偿13万余元,但被告人吕某某一直未作出赔偿。

  案发后,石某某父母将家中的猪、牛等牲畜变卖,并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万多元,用于家人从贵州赶赴深圳处理石某某的后事及聘请律师代理诉讼。石某某父母原本家境尚可,遭此变故后家庭经济条件恶化,一直未走出困境。根据所在村委会及镇政府出具的证明,其家庭为建档立卡的困难户,且未曾因原案接受过任何司法机关给予的救助。

  线索传递

  千里之外的“检爱”联动

  2025年3月底,贵州省黎平县检察院在“政法大走访”中了解到石某某父母家境困难,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线索移送机制,并将有关情况同步知会宝安区检察院。

  两地检察机关依托《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成立联合办案组,共同审查案件、评估救助方案。两地检察官联动调取原案卷宗、核实家庭情况,并启动“绿色通道”,完成救助审批,依法决定共同对石某某父母进行司法救助。

  深山家访

  翻山越岭,只为“把温暖送到心坎上”

  2025年5月,宝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前往黎平县,由黎平县检察院检察官带队,镇政府、村委会工作人员引领,绕过蜿蜒的盘山公路,徒步穿过泥泞的乡间小道,来到石某某家低矮的木屋。屋内墙面斑驳,火塘烟雾缭绕,检察官与石某某家属围坐,倾听他们的诉求,并讲解救助政策。

  “没想到检察官会亲自来,更没想到救助金这么快就批下来了!”石某某的父亲哽咽道。

  为确保救助金切实用于家庭生计,两地检察官还与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工作人员现场沟通,明确将该家庭纳入困难动态监测户。

  多元帮扶

  从“输血”到“造血”,托起生活新希望

  2025年5月28日,宝安区检察院与黎平县检察院的检察官共同将3万元司法救助金递到石某某父亲手中,鼓励他们重拾生活信心,积极面对未来。

  发放司法救助金后,两地检察院还联合黎平县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召开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座谈会,为石某某家庭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各方围绕救助对象的后续生活保障、产业帮扶、就业扶持、医疗救助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

  镇政府、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已根据相关政策积极协助提供工作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真正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无缝对接,确保救助对象能够得到全方位、持续性的关怀与支持。

  “司法救助不能只停留在‘给钱’,更要解决长远生计问题,协助被救助人站起来才是真帮扶。”宝安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在座谈时表示。

  共护民生

  以“司法救助+”书写为民答卷

  这场跨越千里的救助,是深圳市宝安区检察院与贵州省黎平县检察院深化“司法救助+”新模式的生动实践,真正实现了“救急难”与“谋长远”并重。

  正如黎平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所言:“司法救助不仅要解‘法结’,更要化‘心结’。从司法救助的‘输血解困’,到社会联动的‘造血赋能’,这场跨越山海的守护,让绝望中的家庭重新触摸到了生活的温度,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从个体帮扶到机制创新,深黔两地检察机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检察为民情怀。未来,两地检察机关将继续以“检爱”为桥,让司法阳光照亮更多因案致困家庭的希望之路。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flfw/content/post_1823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