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的烟火气里
来源: 甘肃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为精准服务乡村振兴,高效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情感矛盾等基层常见问题,近日,金昌市公安局金川分局双湾派出所“田园调解室”正式挂牌成立。这一创新举措,将调解场域从严肃的会议室搬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菜园,用乡土智慧破解了“涉农纠纷难化解”的治理难题。
菜园变“调解场”
用烟火气消弭对立感
双湾地区的纠纷多与农事相关,过去常因“讲不通理、抹不开面”升级。传统警务调解室的严肃氛围,让村民往往“不敢说、不愿说、不多说”。双湾派出所因地制宜,盘活所内菜园——这里既有民辅警亲手栽种的应季蔬果,也保留着锄头、水桶等农具,搭配简易桌凳打造的“明理亭”,让村民走进来就像到了“邻家地头”。墙上悬挂的村规民约、调解案例漫画和通俗标语,更添几分亲切感,有效消解了当事人的戒备心理,让调解在轻松氛围中自然展开。
“种田人”当调解员
用乡土话解开心结
调解室组建了“1+N”专属团队:以派出所民辅警为核心,吸纳村两委干部、乡贤、老党员、威望村民及农业技术员等“本土专家”组成“田园智囊团”。这些“会种菜更会解结”的调解员,熟悉村情民俗,擅长用方言讲法、用情理劝和。同时,派出所定期围绕农村常见纠纷开展法律政策与调解技巧培训,让“土专家”兼具专业性与亲和力,成为矛盾化解的“金钥匙”。
机制创新见实效
让调解像种菜一样有章法
为提升矛盾化解效能,调解室构建了“三级递进”机制:一级调解由驻村民辅警、村干部和义警队员在田间地头当场调处,实现“小事不出田”;二级调解针对复杂矛盾,联动镇综治中心、派出所、村委合力化解,确保“大事不出村”;三级调解则对涉及重大利益或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纠纷,联合法庭、综治办提前介入,做到“矛盾不上交”。
此外,调解室还不定期开起“菜园法律小课堂”,民警用接处警中的身边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让法律知识“沾着泥土香”,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对复杂或现场难解决的纠纷,便组织双方围坐菜园开“田间会”,在摘豆角、话家常的轻松互动中,引导当事人“道出不满、摆清道理”,用“种菜经”类比矛盾症结,让和解水到渠成。
自“田园调解室”创建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起,涵盖邻里、宅基地、经济、家庭、情感等多个领域。平均调解时间从5天缩短至2天,成功率达95%,且无一起反弹。村民们感慨:“到田园不像去派出所,民警摘着豆角跟咱聊天,道理听得进去!”如今,辖区群众对派出所的满意度同比提升20%,矛盾排查率、主动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数分别提升30%和20%。
一方菜园连接民心,几垄菜畦容下矛盾。在双湾派出所的“田园调解室”里,民辅警既是守护田间安宁的“警务员”,也是耕耘乡村和谐的“种菜人”。他们用充满烟火气的治理智慧,让基层矛盾在乡土间悄然化解,种出了乡村善治的好光景。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5035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